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4月25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公眾參與熱情極高,原本當天下午還能登錄的網(wǎng)頁,晚間已很難打開,幾乎陷于癱瘓。(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網(wǎng)民對于個稅起征點的關(guān)注度如此之高,足以反映出公眾對于“個稅改革”的熱切程度。公眾普遍認為個稅起征點調(diào)整步伐太小,3000元的起征點仍舊很低。如果3000元起征點成為現(xiàn)實,隨著目前物價上漲水平,可以預(yù)料,這個起征點馬上又會顯得落后,不久以后,社會將再一次為提高起征點而起爭議。站在廣大工薪階層的角度來講,在物價、房價壓力之下,承擔的稅負當然越少越好。5000元的起征點總比3000元好,5000元的起征點可以一步到位,省得以后物價上漲還要再調(diào)。
其實無論起征點是5000還是3000,對于財政收入的影響并不大。因為在我國,個人所得稅占GDP的比重和總稅收的比重僅為1.2%和6.8%。對于工薪階層而言,按目前個稅草案的稅率算,也只是少交了二三百塊錢的稅,還沒到能真正影響個人生活質(zhì)量的程度。但是,為何網(wǎng)民對于個稅起征點的爭議如此之大?對于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呼聲如此之高?我想原因有二:一是目前起征點有點太低了,實在說不過去。提高起征點至少不是什么壞事,提升起征點,對一些人而言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二是在目前油價、物價、房價輪番上漲的情境之下,調(diào)高個稅起征點成為唯一宣泄的出口。什么都在漲,唯有工資不漲。在“工資5年翻番”成為泡影之后,減點個稅是公眾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基本上算是底線了。在其他稅制改革尚不明朗之時,個稅成為公眾“減負”的第一希望。如此看來,個稅各種爭議也在情理之中。
盡管個稅的作用被無限放大,被公眾寄予厚望,但事實上它承擔不了減輕生活壓力、“劫富濟貧”的重任。站在決策者角度,如果要讓公眾幸福感增強,就不僅僅是提高個稅起征點,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我國人均稅負程度和稅制改革的頂層設(shè)計。我國的個稅基本上已演變?yōu)椤肮べY稅”,真正的資本所得基本不納稅,如房租所得稅率僅為5%。因為代扣代繳征收制度,廣大工薪階層足額繳納,而富人則通過將個人所得轉(zhuǎn)嫁為企業(yè)所得合理避稅,結(jié)果是更擴大了貧富差距。
從我國的稅制結(jié)構(gòu)看,像個稅這樣的直接稅所占比重不大,稅收體系主要依賴的是增值稅、消費稅等商品稅。老百姓過日子,收入再低,柴米油鹽都要納稅。一袋2元錢的鹽里就有3毛多錢的商品增值稅及附加費,喝一瓶3元錢的啤酒里就有6毛多錢的增值稅、消費稅和城市維護與建設(shè)稅,而100元的化妝品中更是至少有45元的稅。如果要減稅,要減的恰恰是這些大眾負擔的商品稅。
顯然,在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基礎(chǔ)上,優(yōu)化稅收制度設(shè)計才是更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個稅起征點的提高是解決貧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第一步,公眾別被起征點蒙蔽了雙眼,真正的改革“重頭戲”還在后頭。要進一步加強資本利得稅收征管,開征財產(chǎn)稅、遺產(chǎn)稅等稅種,縮小間接稅比例,同時細化工薪階層各類免征、抵扣規(guī)定,這將能夠起到更多針對富裕人群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效果,而這是個稅所本應(yīng)達到的調(diào)節(jié)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僅僅把提高起征點作為個稅改革的抓手,無益于個人所得稅乃至中國整體稅制的根本性進步,F(xiàn)在已到了進行稅制改革“頂層設(shè)計”的時候了,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縮小貧富差距、收入分配合理、物價上漲時不再捉襟見肘。讓公眾真正感受到“稅負”減輕,這是所有人的愿望。(至善若水)
(責任編輯: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