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酒店要五星級,坐飛機要頭等艙……新華社記者日前在北京、河北、江蘇、安徽等地調研發現,部分領導干部職務消費出現揮金如土現象,職務消費演變成“不落腰包的腐敗”,不當職務消費像一個“黑洞”吞噬著國家財富,引起群眾不滿。(8月13日《新民晚報》)
職務消費打著公務所需的名義,其消費資金只要不直接裝入個人腰包,就不會被紀檢部門查處,尤其現有的政績考核主要看辦成了什么事,而不看怎樣辦成的事。比如,“跑部錢進”現象,地方官員到部委“匯報”工作爭取支持,其中多參雜有公款送禮、請客等行為,而相關支出列入了正常的職務消費領域,不正常現象變成了正常現象。
目前,國家正推進“三公經費”公開,“三公經費”只是從消費項目上劃分,其實消費還體現為每個官員的各類隱藏的職務消費。“三公經費”公開無法解決官員職務消費的暗箱操作問題,而職務消費暗箱操作則會造成消費行為存在比著多花錢的隱患,因為只有多花錢才有可能辦成事,或只有多花錢才有可能落到好處。據報道,現在還有一些領導干部盲目攀比,吃喝玩樂,生活揮霍,有的甚至違規擠占挪用扶貧、支農、救災等款項,或向有關單位或企業轉嫁費用。
規范職務消費需要禁令,比如國家有關部門已出臺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高管職務消費的規定,但再多的禁令也抵不上一紙公開,只有公開才可能讓官員比著少花錢。國家有關部門應在推行“三公經費”公開的基礎上,推行官員個人職務消費公開,財務部門按官員個人編制年度職務消費預算并按個人分戶記賬,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只有將職務消費行為展示在陽光下,不規范的職務消費行為才會逐漸收斂和杜絕。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