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系视频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综合网中文,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视频,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导航

公正地看待過去30年發展成就

2011年06月29日 07: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周天勇
    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建國60多年了。在這60多年中,前30年,雖然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由于中國共產黨沒有從一個從事革命斗爭的黨轉變為執政搞經濟建設的黨,建國后的大多數時間仍然以階級斗爭為黨的中心工作,把發展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商品經濟,看成是資本主義之路,雖然中國人民在經濟發展方面也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但事實表明: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總體上是遲滯的,使中國30年前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水平排在世界各國和經濟體的倒數幾位之中。

    30多年前,鄧小平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撥亂反正,使中國這樣一個結構上屬于農業社會的大國,有史以來,真正從執政黨和政府意志及行動上,能夠和順利開啟了現代化的進程,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逐步從一個革命和斗爭的黨,轉變成了一個執政和發展經濟的黨,將經濟搞上去,成為了黨的毫不動搖的中心工作。中國經濟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長,人均G D P從200美元左右增加到了2008年的3000美元,從當年中國人均G D P是印度的2/3,變成了今天印度人均G D P為中國的1/3,中國人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這30年中,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

    城市化是一個國家從落后的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30多年來,中國將城市化的水平,從改革開放初的不足18%,推進到2008年的45%,使中國從結構上已經初步從農業社會轉向了工業和城市社會,發展進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階段。

    30多年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得到快速和良性的推進,已經到了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工業體系日益壯大,重化工業基礎在裝備和技術水平方面,包括規模方面,都獲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家電、手機和計算機、汽車等工業及設施,供給著13億多人日益增長的需要,包括在華的外資企業,技術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工業產業結構得到了調整、優化和升級。

    30多年來,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化交通體系。鐵路、高鐵、等級公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鐵和輕軌超常規和跨越式發展,輸電輸油氣等網絡形成體系,高速信息天地網絡系統也全面鋪開和提高等級,成為中國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和深化第二次現代化的重要條件。

    30多年來,中國人在科學技術進步方面也努力追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從當初的50年左右,縮小到今天的10年左右。從改革開放初落后于發展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到今天,我們在許多領域的科學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日益縮小,并且在移動通訊技術、高鐵綜合技術、大型計算機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技術、大型水電和燃氣發電機技術、糧食育種等等許多方面,都有突破性的進展,相當多的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在國際上領先。

    30多年前,國外一些學者、政治家和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共產黨解決不了近10億人口的吃飯難題。然而,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不僅解決了10余億中國人吃飽肚子的難題,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居民生活的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57.5%降到了37.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67.7%下降到2008年的43%。城鄉居民生活的內容、質量和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絕對貧困人口從改革開放初的25000萬人,減少到了今天的2000萬左右。

    30多年來,我們基本上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充滿發展活力的社會。99%以上的商品供求和價格由市場調節,形成了商品、資金、技術、房地產、外匯等等市場體系;我們也將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結構改革和調整為不同所有制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今天在個體、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外資企業等領域中就業的勞動力達到了75%以上;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上,雖然還有一些新的問題出現,但是總體上調整了財政稅收體制,形成了既有中央集中調控,又有地方發展活力的局面,各省地之間的經濟競相發展,成了中國經濟調整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對外關系上,我們從一個封閉的社會中走了出來,轉向了向世界開放的,正在大踏步邁向現代化的國家。這30多年,我們通過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學習國外先進的企業制度和管理,出口國內剩余勞動力創造產品獲得收入等等,在對外開放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今天,中國在世界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地位,與1978年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30多年來,香港和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與臺灣的經濟、文化關系發展勢頭良好。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后,雖然經歷了兩次金融風暴的沖擊,但是,與大陸經濟的融合,使其經濟發展不僅沒有受到限制,而且更加具有活力。大陸和臺灣兩岸通商、通旅,開展文化和親情交流,形成了更緊密的經濟、文化和民族合作及來往。我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一家人,越來越成為兩岸各界和人民共識。

    30多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的10年中,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關注公共服務和民生,力爭建立起一個具有現代保障和福利體系的社會。我們的財政從過去純吃飯建設型的支出,通過多年的調整支出結構,逐步向教育、醫療衛生、農業、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城市交通等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傾斜;我們建立了農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低保體系,基本消除了城鎮零就業家庭;我們免除了農民的農業稅和農林特產稅,并給農民在種糧、購買農機具和購買良種方面給予補貼;我們在農村建立了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并在試點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們在城市對學齡前兒童、上學學生、無單位人員等等,也建立了醫療保險體系,并且正在探索其養老等保障體系的建設,力爭做到社會保障的全覆蓋等等。雖然我們的社會保障和福利體系還很薄弱,覆蓋面還不盡如人意,還達不到城鄉人民的要求,但是,這10年中,黨和政府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問題開始得到解決,局面正在改善,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既有創業和工作活力,民眾分享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現代國家,這個方向是堅定不移的。

    我們的這些成就,無論是與世界上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還是與自己的過去相比,都是顯而易見的。雖然,由于我們人口眾多的國情,又出現了新的情況,還有歷史的積累,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正視,需要我們認真地加以解決,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些新的問題,以局部而論全局,以新出現的問題而不見過去艱苦的努力,從而去否定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前仆后繼的奮斗,以及看不見實實在在發生了的朝著現代化的巨大變化。看待過去,要客觀和公正。

(責任編輯:李志強)

商務進行時
    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