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經歷了除夕夜應召出征的親人離別,經歷了幾個月的動魄驚心,享受到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戰略性成果,享受到生活回歸常態的幸福祥和。今天,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有國才有家、家國永相依,也更能體會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段歌詞中的深情和力量。
今年的中秋與國慶適逢同日,正如歌中所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對于剛剛經歷了抗疫洗禮的中國人民,今年的中秋與國慶更加意義非凡。
這本是兩個不同內涵的節日。一個是萬家團圓、喜慶豐收的節日,承載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對家族親情的珍視、對美好生活的祝愿,彌漫著最令人魂牽夢縈的人間煙火氣。明月朗照下的,是世世代代尋常人家的平凡生活。一個是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節日,71年前的今天,經歷了百年屈辱的東方大國終于從沉睡中醒來。為了這一天,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繼,多少開拓者篳路藍縷,用熱血與青春換來國家的自信和榮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皎皎冰輪,見證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復興之路。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同構、家國一體,家與國本就是相牽相系、命運與共的整體。國是參天巨木,家就是伸展的萬千枝葉;國是壯闊江海,家就是翻騰的朵朵浪花。
從古到今,中華兒女從來都深沉地熱愛著自己的國家,歷史長河中也從來不乏“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感人故事。國勢危急,岌岌不可終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國之思。
近代以來,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從“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惲代英到“一片丹心向陽開”的江竹筠……耿耿赤誠昭日月,丹心從來系家國。而如今,我們又聽到,“同為父親,我的不舍與眷戀和您一樣,但沒有國泰民安,哪有家庭幸福。”這是抗疫戰中,湖南援鄂醫療隊隊員洪余德寫給父親的一封未寄出的信,字里行間,是以生命赴使命的大義擔當,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
中秋逢國慶,舉杯興更酣。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一年后的今天,回顧這段講話,我們再次感慨于百年來國家的榮辱興衰、命運沉浮,為新中國70多年來走過的光輝歲月和非凡歷程而豪情滿懷。
經歷了除夕夜應召出征的親人離別,經歷了幾個月的動魄驚心,享受到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戰略性成果,享受到生活回歸常態的幸福祥和。今天,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有國才有家、家國永相依,也更能體會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段歌詞中的深情和力量。
千秋家國夢,天涯共此時。讓我們以家的名義,為團圓舉杯,為幸福放歌;讓我們以國的名義,向人民致意,向歷史致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奮勇前進 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弘揚抗疫精神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一路向前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