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燉肉、西紅柿炒雞蛋、紅燒茄子……據近日《人民日報》報道,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一家超市新開的食堂,60余種菜品色香味俱全。前來就餐的顧客有老人、孩子,也有工薪族、學生。食堂是該超市推出的經營新模式,目前供應午餐和晚餐,采用自助形式,面食、炒飯等主食類自助13元,炒菜類自助19.9元。高峰時段,這里可容納100多人同時就餐。
超市做餐飲并非新鮮事。一直以來,不少商超設有售賣面食、鹵味、炸物的專區,還有的連鎖超市推出海鮮“現殺現做”的特色餐飲。但在這些場景下,食品種類和制售規模都相對有限。與之相較,涉足更日常、制作要求也更高的快餐業態,則是業界一種全新的嘗試。
其實,超市辦食堂有著天然的優勢。比如,超市一般坐落于人流較集中的居民區、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如果食堂物美價廉,自然不愁客流量。再如,從果蔬肉類到油鹽醬醋,超市“應有盡有”。依靠自己的供應鏈,不僅能有效降低食堂的運營成本,還能保障食材的安全和新鮮。此外,那些原本將被打折出售的生鮮食品,可以用于制作快餐,有助于減輕損耗和浪費。
當“去超市吃飯”成為新選項,對周邊民眾來說是個好消息。上班族吃膩了外賣,厭倦了預制菜,新鮮現炒的食物吃起來更熨帖;老年人做飯力不從心,干凈衛生的快餐省事又省心;放寒暑假的學生就餐不方便,“平價食堂”量大又管飽……同時,超市賺到的也不僅是“飯錢”。餐飲服務引來了客流,顧客用餐之后,很可能順便選購一些日用品和零食,又帶動了其他商品的銷售——超市和食堂的客群相互轉化,用戶黏性也會進一步提升。
在書店邊讀書邊喝咖啡、在火鍋店等位時自制一杯奶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開始嘗試多業態混合經營,讓消費者的體驗更加豐富。這種“業態混搭”也得到了政策層面的支持。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鼓勵培育購物消費新場景,推動購物消費多元融合發展。
“業態混搭”何以流行?一方面,隨著電商的快速崛起,實體經濟的吸引力在逐漸下降。面對經營壓力,不少商家積極謀求轉型升級,尋找新的增長點,與電商平臺形成差異化競爭。另一方面,“悅己經濟”悄然興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于為情緒買單。對于實體店來說,在傳統經營模式中嵌入娛樂、社交等體驗性功能,更能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激活消費潛力、升級消費體驗……“業態混搭”不失為一種多贏的模式。值得提醒的是,“混搭”不能盲目,“跨界經營”需要更多匠心和巧思。商家要充分挖掘目標客群的需求,打造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消費新場景,讓各種業態擦出“火花”,發揮協同效應,才能最終收獲“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