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又見一起校園慘案!令人悲痛的是,當事雙方,一方是家長,另一方是學生。
據警方通報,這起5月10日發生在江西上饒市第五小學的持刀傷人案件,起因是學生家長王某建的女兒,與同學劉某宸發生糾紛。于是他持刀將10歲男孩劉某宸刺傷致死。該家長傷人后并未離開,直至警方將其帶走。
校園暴力不是兒戲
很顯然這是一場由校園暴力引發的悲劇。那么,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或者是對待校園暴力問題上,家長、社會和學校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能讓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呢?
現在大部分適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等的關心疼愛,家長更是舍不得孩子受一丁點的委屈。往往是關心疼愛有余、教育引導不足,孩子們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所有人都必須順從于自己,稍有不順,輕則噘嘴耍脾氣,重則暴力發泄不滿。家長疼愛孩子本無可厚非,但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培養獨立的人格,樹立正確價值觀。【詳細】
以暴制暴,伸張不了正義
毫無疑問,殺人的那位家長,其行為肯定是違法的。退一萬步講,以暴力手段奪走一個孩子的生命,是罪惡滔天的。
放任以暴制暴,鼓吹以暴制暴的“合理”性、“合法”性,等于授予每一個人都有裁決權。每個人都是法官,等于沒有法官;更嚴重的是,這是從“理論”上把法官與暴徒一體化——無法想象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如果真到了這一步,最后一點安全都將蕩然無存,沒有一個人是贏家,完全背離了反對霸凌的初衷。這就是將以暴制暴“合法化”的可怕之處。
以上饒事件中王某建的行為為例,即便是對方孩子對他女兒有欺負行為,他的行為也沒有達到保護女兒的目的,也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只能給雙方家庭帶來災難。或許他在某種情緒的支配下失去了理智,只是為了宣泄。宣泄的結果不但給對方家庭造成滅頂之災,也把自己的家庭推向絕境。試想,讓他妻子和女兒如何面對現在的局面?據司法界人士分析,王某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中最嚴厲的條款。為王某建叫好,是真的同情他,為他好嗎?王某建從反面告訴我們,法律才是最可靠的生命守護者。維護法律尊嚴,就是維護我們自己。【詳細】
比“狠”的社會心態更值得警惕
在宏觀角度,避免社會的“狠化”以及社會心態的極端化,有很多大方向。其中一個重要的維度,就是讓人與人之間、人與機構之間保持溝通與對話,并讓人堅信可以通過“講道理”來緩解矛盾沖突。
就如家校關系而言,近期就有媒體報道,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一幼兒園有家長反映,其對兒童演出服樣圖上的英文單詞提出質疑后,被老師要求換班并被移出班級群聊。家長提出意見就被踢出群,這顯然不是一種對話的姿態。如果這樣的例子多了,一個人動輒遭遇“一言不合就……”式對待,可能產生“傳染效應”,暴力舉動也就可能變得更多。
孩子之間的糾紛,最終引發家長殺害孩子同學的“黑天鵝”事件,并引發一些人的共情,這是教育問題,也未嘗不是社會問題。一個平和、包容、理性的社會,不會為動輒訴諸暴力乃至“一了百了”的社會心態提供溫床。【詳細】
微言大義:
@橋怡然1956: 個人覺得還是等警方調查后再說吧,勿傳播謠言也不要隨便跟風。
@冬天沒有女朋友:只可惜的是,這是個校園暴力不用負責任的年代,這是個網絡打字不用負責任的年代。
@竹韻玍聲:望沒有校園暴力,還學生一個干凈清凈又單純的校園!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發生在上饒五小的慘劇,再次讓校園欺凌進入視野。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在學校被公平公正對待,被善良友愛呵護,但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挫折,分歧、爭斗在所難免。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校園欺凌,尋求積極的解決辦法,教會孩子和不同的人相處,處理分歧和矛盾,而不是以暴制暴,制造新的欺凌。希望每一個孩子都遠離校園暴力!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