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地方的人們似乎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寒潮就已經突然來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多個城市初雪比往年大大提前。與初雪相伴出現的是氣溫斷崖式下降,比如河南、安徽、廣西等5省區局地降溫或超16℃。用“速凍”形容天氣突變還是比較貼切的。
“速凍模式”開啟,是一種自然現象。對于個體來說,除了添衣保暖,還要注意出行安全;對于不同單位而言,也要有相關應對預案。因此可以說,“速凍模式”其實是對相關職能部門公共服務能力的一次突擊考驗。
首先,這是對氣象預報能力的一次考驗。無論是公民還是其他企事業單位,一般都會根據氣象預報做出應對準備。預測越及時、越準確,越有利于打好有準備之戰;反之,則不利于應對“速凍”。最近,預報中的北京暴雪沒有如期而至,雖然氣象部門的道歉很幽默,但人們還是更希望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率。
其次,這對供暖保障能力是不小的考驗。“速凍模式”下,單位與家庭的供暖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公眾幸福指數。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小區由于種種原因,或未及時供暖或室溫不達標,更有幾個城市出現了供熱管網受損及爆裂現象。如果能夠加強事前的檢修和維護,事發后第一時間進行維修,就能避免百姓在“速凍模式”里挨凍。
其三,這對公共交通服務能力是一種考驗。最近一兩天,由于雨雪加降溫,路面普遍較滑,已經發生多起嚴重的交通事故,比如京昆高速山西平陽段連環相撞事故已致17死37傷。能否盡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發生,既是對司機們的考驗,更是對各地交管部門的考驗。
此外,“速凍模式”對醫院、電力、農業等部門也是不小的考驗。根據以往經驗,氣溫突降后,醫院的門診量和住院病人數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而北京電力最近啟動雨雪冰凍災害預警Ⅲ級響應,這也值得肯定,相關部門都應該積極應對低溫天氣。
各地各部門面對“速凍模式”的考驗能得多少分,要看群眾怎么評價。一般來說,群眾評價公共服務主要看三點:一看服務態度,例如有沒有完善合理的應急預案,有沒有及時啟動;二看服務過程,比如有沒有推卸責任;三看服務結果,主要是觀察“速凍模式”有沒有造成相關損失。
從目前的情況看,某些地方的公共服務能力還有待提升。比如,雨雪路滑導致的交通事故、低溫導致的供暖管道凍裂等,就給公眾帶來了不少麻煩。如果能把工作做在前面,某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某些損失是能盡可能地降低到最小的。這需要有關地方在及時處理相關事故的同時,充分汲取教訓,完善相關工作,讓“速凍模式”下的公共服務不再因為某些突發事故而減分。
“速凍模式”下的公共服務,檢驗的是職能部門的服務“溫度”。實踐表明,相關單位越忠于職守,越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提供的公共服務就越及時越完善。寒潮還未過去,漫漫長冬才剛開始,在寒冬季節里,對公共服務能力的考驗將會持續幾個月。希望每個接受考驗的部門,都能經受住考驗,并在考驗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把服務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