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不少見這樣的報道:種糧大戶開著先進大機械種地,然而現實的農村究竟是什么樣子,你真的不見得清楚。記者在我國河南、山東的兩個農業大縣調查得知,如今的“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大多數的農戶仍是分散經營,留守老人和家庭婦女成了種糧的主力軍。(據5月29日《人民日報》)
沒有年輕人的土地是落寞的,也終究會沉寂下去,畢竟那些年已花甲的農民會一天一天老去,田野間也會不再有他們“倔強”的身影。農村勞動力人口高齡化,是我國鄉村的普遍現象,也是長期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耕作者已經老去,而“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他們不愿意去從事在土地耕種的事情。這種心理誘因也很簡單,一言以蔽之則是農業對他們沒有吸引力。而缺乏吸引力也是由諸多要素疊加而成的,一則是在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年輕農民的追求價值多元化得以顯現;二則盡管這些年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猛,但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一畝地的收入還不如打倆月零工掙得多,而且有時候還會陷入“多收了三五斗”的困惑;三則當農民覺得窩囊,看不到成長空間,在同齡人間也不體面,就像農民的口頭禪,“當一輩子農民,種一輩子地,有啥奔頭?”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這是形勢所迫,而務農者后繼乏人的現象必須引起國家和地方的警醒。破解這一難題,關鍵點就在于摒棄農民這種身份的標簽,而將農民塑造成像“廚師”、“司機”、“文秘”一樣的職業,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職業的榮光。畢竟現在早已不是小農經濟時代,“一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華麗麗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只有讓新型農民成為令人艷羨的職業,讓農業成為吸引人的事業、有奔頭的產業,也許年輕人才會在鄉村的土地上重拾那份詩意時光吧。其實,這兩年已經有地方開始了探索和嘗試,比如2015年4月,陜西省就給182人頒發了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認證資格證書,他們平均年齡38.6歲,有22名女性,年齡最小的是一位從事生豬養殖的22歲小伙。學歷最高的是碩士,有人年收入過百萬,其中不乏有半路辭職的公職人員。
“農村天地,大有可為”,不應該成為一句空話,而是應該真正成為一些年輕人心靈的盼望,而要實現這一轉變,注定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一方面需要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創新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方式,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另一方面,在戶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各地還必須出臺具體措施,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破除城鄉兩元結構,讓資源在城鄉間配置更均衡;第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互動,鼓勵他們目光不能僅僅盯在種糧上,而是向農產品深加工、發展農業生態旅游觀光等模式靠近;第四,各地還必須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給農民們創造有利條件進修培訓,有關部門增加種糧補貼、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完善社會管理和農村金融體系,讓他們安心留在農村發展等。
培育新型職業化農民,才能找回土地的詩意時光,期盼!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