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的小橋流水、青磚白墻綠瓦、紅燈籠;無論哪個古鎮都有賣絲綢的、賣鑰匙扣的、賣手工首飾的;甚至連“特色小吃”都變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腸、甑糕……不知何時起,古鎮漸漸“長得”越來越像,古鎮里的商鋪和特色小吃也越來越像,相似性漸漸地取代了每個古鎮的獨特性。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據3月25日“光明日報”公眾號報道:全國各地古鎮的“查重率”高達99%。
“查重率”99%是個讓人訝然的數字。游客到古鎮想去“沉浸式體驗”的是當地的歷史人文特色,從建筑到美食,再到景觀與氛圍,本應都有著鮮明的本地特色、鐫刻著本地文化烙印。但正如我們切身感受到的,在這些千篇一律“披著古鎮外衣的小商品城”里,游客看到、吃到、玩到和感受到的都是流水線上相似的產品。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小鎮,別無二致。
出現這樣的狀況,概而言之,其一是地方職能部門的懶惰。為數眾多或改造而來或新建而來的古鎮,往往都有地方管理者從整體規劃,到財政投入,再到后期管理介入的身影。但雜糅著促進消費、傳承文化多重目的而勃興的古鎮,不能只是一“擴”了之、一“建”了之。如何平衡保護與開發、傳承與創新,如何嫁接本地文化、呈現非遺傳承,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如何活起來、火起來,顯然需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不斷付出努力。
其二是開發經營者的懶惰。古鎮開發建設,需要有對本地歷史文化和當地先民生活的高度尊重,充分挖掘本地獨特的歷史文化,不斷完善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體驗。只知賣貨、不懂傳承,沒有創意、只有跟風,也許可能會博一些眼球、賺一些快錢,但短期紅利后,最終很可能被文化素養、欣賞水平、審美能力不斷提升的游客拋棄。
跳出雷同,在規劃、建設和經營的全過程用心用情用力,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持久的吸引力與競爭力,才是古鎮開發建設的根本。如此這般,需要相關各方及時反思,迅捷行動,大力糾偏。(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