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不會剝煮熟的雞蛋、不會拿掃帚掃地,大學生讓家長定期到校洗衣服、請家政公司來宿舍搞衛生……在部分學生和家長眼里,勞動無足輕重。記者走訪多所大中小學了解到,不少學校沒有開設勞動課程,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勞動課程,但常常紙上談兵、形同虛設。(5月14日 中國新聞網)
對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意義重大。從大的方面說,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進動力與希望。從小的方面說,勞動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養成勞動的習慣,從而獲得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素養。這些年,出現了畢業生眼高手低不愿就業、職業教育不受待見、生活中一味追求安逸不想奮斗、年輕人喜歡“啃老”、年輕父母不愿生育等問題,究其原因,就與勞動教育長期得不到重視有或多或少的關系。
鑒于此,2015年,針對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的現象,教育部聯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去年,一些省市比如浙江省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指導意見》,規定洗碗、洗衣、掃地、整理房間等等家務活都將成為中小學生的“勞動家庭作業”,學生勞動的態度和成果將記入綜合素質檔案。
不過,盡管加強勞動教育的規定不斷出臺,但是許多學校對于勞動教育的執行力度依然不強。一些功利思想嚴重的學校,早已將勞動技術從課表上撤銷,即便不撤銷,也僅僅是課程表上的擺設,很少有專業教師去上課,勞動技術課常常被語文數學等“重要課程”占領。即便有老師去上勞動技術課,也僅僅是照本宣科,不會依照教學要求去安排勞動實踐。比如講到電器修理,僅僅是向學生口頭講解一番,而讓學生親自動手維修電器的過程就省略了。
不只是學校,家長也根本不重視孩子的勞動教育。“只要學習好就行”的思路,讓孩子遠離了勞動實踐。別說勞動量較重的家務勞動,即便是掃地、洗碗這樣的最基本的家務勞動,家長們也不會讓孩子參與。倘若學校要求學生勞動,許多家長還會說出各種理由,來阻止學校的勞動要求。前段時間,杭州就發生了家長們約請鐘點工代替孩子打掃教室的事件,引發廣泛熱議。
此外,家長們還常常有意無意地對孩子進行“你要是不好好學習,以后就只能掃大街”的鄙視勞動的教育,還有的家長將家務勞動變成對孩子完不成作業的懲罰手段,讓孩子樹立起“犯錯才會勞動,所以勞動不光彩”以及“我沒犯錯,不用勞動”“我成績好,不用勞動”等不良想法。
而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他們不重視學生勞動教育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認為勞動教育并不重要,因為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試還是升學考試,都不考勞動教育;而對于學生以及學校的評價,基本上都與勞動無關,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崇尚成績、“唯分數論”的氛圍之中,要想讓學校與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勞動教育,說句實話,比登天還難。
由此可見,要改變目前學校與家長不重視學生勞動教育的現實,就必須改變目前的教育評價機制,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增加勞動教育的比重,并防止紙上談兵、弄虛作假情況的出現,否則,勞動教育永遠“低人一等”。
具體來說,可以嘗試變革目前僅僅依靠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做法,在升學考試中,考慮增加勞動技能的實際操作,而對于學校的評價,不能僅僅限于成績排名與升學率高低,要重點關注勞動技術課程的落實情況,以及學校是否為學生的校內勞動、家務勞動、校外勞動創造了條件,學校有無勞動實踐基地,是否經常開展實實在在的勞動實踐活動。在評價過程中,對于一切紙上談兵、形同虛設、弄虛作假的所謂“勞動教育”堅決說“不”,并對違規責任人,嚴格追究其責任。唯如此,學生的勞動教育才有真正落實的希望。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