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四人幫”后不久,任仲夷出任遼寧省委第二書記。1979年,當其他地方還處于談“富”色變狀態的時候,任仲夷在遼寧全省開展了一場“敢不敢富、能不能富、讓不讓富、會不會富”的致富大討論。隨后,遼寧省委做出了允許個體經營,大力發展集體所有制企業,為國營企業“松綁”等指示,并要求各職能部門為農民致富解決實際問題。當時遼寧省委的目的很明確:不僅允許老百姓富,而且還要鼓勵他們千方百計地致富。
隨著農村抓富、城市抓活等一系列政策的推進,到1980年初,遼寧城鄉人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部分地方的農民開始富裕起來,出現了如營口市郊黃旗大隊這樣的“百萬莊”(大隊公共積累一百五十萬元),良種標兵劉萬生等典型集體和個人。就這樣,在遼寧任職的幾年時間里,任仲夷與同事們一同創造了全國輿論看《遼寧日報》,農村抓富看遼寧的動人景象。
主政廣東之后,任仲夷繼續大力落實黨的富民政策,迅速打開了廣東改革開放的嶄新局面。任仲夷堅持認為,只有農民富了,社會才能穩定,城市才能繁榮,其他改革才可能全面實施。因此,任仲夷在廣東上任伊始,就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突破口,親自抓推廣農業專業戶經驗的活動,通過召開全省專業戶表彰會,營造敢富、會富的社會環境。隨著魚、蘋果等農副產品市場經營的開放,部分專業戶率先富裕起來,“萬元戶”一時成了當時議論的熱點,很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種“資本主義傾向”,認為是產生“兩極分化”的溫床。針對這樣的質疑,任仲夷明確指出“靠勞動致富是件大好事”,與資本主義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取得勞動者的剩余價值致富的方式是不同的,提出“‘萬元戶’不算富,富了還要富”的口號。這句話給剛剛走上致富道路的專業戶們吃了“定心丸”,鼓舞了他們的致富熱情。
任仲夷的富民思想來源于他對“國強與民富”之間辯證關系的深刻認識。他經常在干部群眾中闡述“國強與民富”的辯證法,指出民富則國強,要國強,首先要民富。他曾說:“只有國家和個人都富裕起來,才是真富。”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