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現規劃朝令夕改、大拆大建現象,應依法向盲目決策者問責,讓他們替自己制造的“拍腦袋”工程埋單
俗話說,安居才能樂業。但對于浙江省紹興市下轄的嵊州市三江街道合新社區的上百戶村民來說,想要安居卻沒那么容易。五年前,當地因多個項目的建設,將整村拆遷安置到現在的合新村。但今年8月,村民突然接到通知,稱合新村已被列入城中村改造區域,要求村民必須在11月底前騰空剛建好的新居(11月14日新華網)。
百戶村民因項目建設被整體搬遷,本想在安置地安居樂業,豈料,村民有的在新居僅住了5年,有的甚至剛入住不久,卻接到一紙通知,安置地已被列入城中村改造區域,剛住新居又將被拆遷?梢姡迕窠ㄐ录业乃俣仍倏,也趕不上當地城改規劃的變化快。問題是,規劃朝令夕改,催生了短命建筑;而短命建筑的背后,是一群被折騰的村民。
然而,規劃朝令夕改,并非是浙江嵊州的“專利”。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拆除的建筑面積約為4.6億平方米,每年因過早拆除房屋導致的浪費近4600億元;其中,不合理拆除的竟高達90%;不合理的拆除中,因商業利益、形象政績等原因嚴重不合理拆除的占55%?梢姡袊ㄖ绱硕堂売诔鞘幸巹澇钕Ω;而規劃朝令夕改,則主要緣于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形象政績和商業利益,行政決策習慣于“拍腦袋”。殊不知,“拍腦袋”工程頻現,是以犧牲公共資源和公眾利益為代價的。
城市更新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但城市更新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從本質上說,城市更新絕不僅僅是拆舊建新,真正的城市更新是多元的,必須考慮城市肌體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環境的優化等。如果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規劃朝令夕改,簡單推倒重建,那么代價無疑將是城市歷史和城市特色的湮滅。特別是,大拆大建,短命建筑頻現,并非個案,幾乎成為現代城市的一個通病,值得各地反思。
實踐證明,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城市建設是百年大計,本應科學規劃、依法決策。但在一些地方,卻出現了“一任市長一個規劃”的怪象,人治大于法治,政績決定一切。城市規劃的不科學、不穩定和不嚴肅,是導致城市格局頻繁變動、基礎設施大拆大建、社會財富難以積累的重要原因。從這一點看,城市建設規劃的不科學和不穩定是大拆大建成風,“短命建筑”頻現的主要誘因,更是城市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
因此,城改規劃折騰人,也必須依法問責。首先,城市建設,應納入法冶軌道;當務之急,是要維護規劃的剛性。城市規劃的制定,需要尊重市民的意見,聽取各領域專家的建議,規劃一旦確定,絕不能隨意變更。一旦出現規劃朝令夕改、大拆大建現象,應依法向盲目決策者問責,讓他們替自己制造的“拍腦袋”工程埋單。否則,“拍腦袋”決策不止,城市短命建筑難以終結,百姓安居樂業,也就是一句空話。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