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民企信心,讓他們由“站在門外看”變為“參與其中干”,關鍵在于有針對性地推動PPP制度及配套改革
PPP項目是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的重要載體, 卻遭遇了民企參與度不高的尷尬。增強民企信心,讓他們由“站在門外看”變為“參與其中干”,關鍵在于有針對性地推動PPP制度及配套改革。
首先,徹底拆除針對民企的準入門檻和壁壘,PPP模式才可能成為扭轉民間投資下滑的利器。從促改革、惠民生的大局來看,如果民企只是充當看客,PPP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就會打折扣。可以這么說,沒有民企充分參與的PPP是不完美的PPP。換言之,無論白貓還是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而抓住老鼠的前提,是應該給所有貓抓老鼠的機會。
其次,建立合理回報機制,才能提升PPP項目對民企的吸引力。PPP項目盈利但不暴利是各方共識。一個讓企業掙熱錢獲暴利的PPP項目不是一個成功的項目,但一個讓企業掙不到合理回報的PPP項目也不可能有生命力。PPP項目投資規模這么大、周期又這么長,如果回報不合理,市場嗅覺靈敏的民企怎會出手?綜合政企雙方訴求,可以考慮建立一種動態調整的“區間彈性定價”機制,給企業一個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上下限,同時引入績效評價機制,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和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質量調整投資回報率。
對民企來說,PPP項目要增強吸引力,除了提高回報率,還要降成本。眼下,融資成本高企已成為民企投資PPP項目的一大掣肘。當然,解決這一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近日,隨著險資可參與PPP,促進PPP融資主體和方式多元化的改革開始加力。我們期待改革能較好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此外,降低風險,民間資本才能增強投資PPP項目的信心。建立完善PPP項目履約保障機制,才能有效消減民營企業被套牢的顧慮。一方面可以考慮設立PPP項目履約保障基金,在政府財政補貼難以到位或調價機制無法及時啟動時,保障社會資本的合法收益。另一方面,也不妨在PPP項目領域建立信用約束機制,支持相關評級機構開展地方政府信用評級,為民企參與PPP項目提供參考,約束地方政府的不守信行為。
完善風險分擔機制,民企才能踏踏實實地干。實踐中,不少地方政府認為,PPP就是政府要少花錢甚至不花錢降低財政風險,社會資本要盈利就該承擔風險。但相對于PPP項目不可能太高的收益率,風險過大,企業肯定不愿干。實際上,建立起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對PPP項目的持續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原則上政企雙方應該由對風險更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擔相應的風險,比如政府應承擔政策變更等風險,就可以通過制定對PPP的預算管理制度,將項目政府付費或補貼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通過人大決議確認,以此來消減民企最擔心的政府換屆換人風險。而對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的成本、質量等風險,那就應由企業承擔。
總之,要通過加快PPP改革發展,為民企出手投資PPP項目壯膽,更好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