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經講過一句話:“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文藝作為一種藝術本能,是整個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顆水鉆。然而在當今的經濟大潮中,文藝片卻處于式微的境地。
11月22日,臺灣金馬獎將“年度臺灣電影工作者”授予侯孝賢。這位導演,也用這則榮譽,為他的文藝情懷和作品加冕。
談及文藝片,人們首先想到的幾個詞匯似乎就是“深沉”、“晦澀”、“小眾”等等。在普羅大眾的潛意識里,文藝片散發著一種憂郁的氣息,與浮華炫目的商業片是截然相悖的。幾乎所有人都可以看得懂喜劇,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懂文藝,這也使得中國的文藝片被囿于一個特定的受眾群體一直不能突破自我。如今我國的電影市場百花齊放,文藝片雖只占市場不多的份額,卻仍舊顯現出式微的頹勢。不少人戲謔文藝片為“票房毒藥”,而大多優秀文藝片也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這樣的電影市場現狀使得許多電影藝術家唏噓不已,也將癥結的矛頭指向了受眾。
誠然,我們的生活節奏因為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加快了許多,如今有許多人已經很難靜下心來看一本書,聽一場戲曲。整個社會也呈現出浮躁的態勢,人們迫切地需要一些放松自己的娛樂方式來消遣自己的空閑時光。商業片的商業特質使得它一直跟隨大眾的口味改變自己,也一直是最得寵的電影類型。如果將商業片比作皇帝身邊懂得審時度勢的近臣,那么文藝片則是剛正不阿的大將軍,不會趨炎附勢,只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文藝片素來注重思想性,用文藝的表達方式來展現社會人性等各種問題來引發人們的思考。令人嘆惋的是,鮮少有人愿意聽他們安靜地講完一個故事。
但是我認為,文藝片如今的頹勢并不能完全歸咎于受眾。“文藝的愛好是一種無法毀滅的本能。”愛默生很明確表明藝術永遠不會消亡。那么在受眾的流失這個問題上,我們何不從文藝電影的制片方來發現原因呢。
其實從電影的角度來講,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樣式,既有藝術屬性,也有商業屬性。文藝片和商業片本就不該被對立起來,而應是一種水乳交融的關系。而現在中國的文藝片似乎把自己關進了象牙塔,商業片的批量生產、粗制濫造使得他們對商業片失望得徹底,從意識上便不想沾染過多商業的氣息。但是文藝片主創這樣的偏執卻違背了商業市場運轉的規律。文藝片越來越晦澀難懂,后果即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去嘗試觀看文藝片。這對于本已風光不再的文藝電影市場無異于雪上加霜。
侯孝賢認為,電影只有好電影和壞電影之分,好的電影要簡單、動人,同時又要有深度、有能量。其中,有深度是最難做到的,因為事物的真相往往只可以想象,而不可以言傳。在大眾文化居于主導地位的社會背景下,真正優秀的影片應該是藝術性和商業性兼顧的影片。名利雙收的《白日焰火》便是最好的證明。導演刁亦男將商業看點揉進富有張力的情節中去,顧及到了觀眾的觀影需要,也沒有犧牲藝術的本質。周星教授說這部影片“沒有沉迷于文藝片自娛自樂的格局之中,而是在堅守藝術性的基礎上注意對大眾觀賞心理期望的回應。”
所以,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二者。真正優秀的文藝電影應該在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之間達成平衡,兼顧導演的個性表達與大眾接受的平衡。文藝電影不應是自恃清高的異類,學會如何在市場大潮中不忘初心并融入其中,才是文藝電影的生存之道,也是文藝電影的亮點所在。
式微的文藝片,為何不能引起大眾的共鳴?首先應該問問主創,他們傾心的電影,是顧及到大眾觀影需求的文藝電影嗎?優秀的文藝電影,也是最能引起大眾內心共鳴的電影。
文藝影片,也正因喚起人們內心文藝的本能而亙古存在。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