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齊魯晚報》報道,三次價格聽證會,青島市民王秀麗三次都被抽上,這真的是巧合嗎?16日,微信朋友圈里一則信息稱,青島市物價局地鐵票價聽證會公開造假,在島城引起廣泛關注。16日夜間至17日白天,青島市物價局發布多條官方回應稱,三次聽證會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分別為18、28、20人,被抽中概率較高。王秀麗本人表示,只是每次聽證都報名而已,今后還會報名參加聽證會。
類似的情況在“開門立法”之中屢見不鮮,2013年,有記者統計發現,3年多來,廣東省人大網立法專網對24項條例30份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其中零意見的8份,約占總量的26.7%,發表意見人數只有1人的20條,最多的也只有2人在線提交意見。2013年以來,合肥市對外公開征求意見的8項立法草案中,近一半在征求意見環節,參與市民人數不到100人。從修改失業保險,到城市綠化,從房屋租賃,到戶外廣告設置,盡管每一項都與公眾的利益息息相關,但民聲卻悄然無聲。
“三上聽證會”不免讓人懷疑,之前被人詬病的“聽證帝”又翻版上演。不過,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涉及面廣而利益關聯重大的地鐵票價聽證會,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居然不到二十人,如此小的參與基數,也難怪會出現“三次皆中”的高概率。所謂的聽證民意,在實際過程中卻是“少數人的游戲”。公眾對公共事務參與熱情不高,這樣尷尬場面的原因何在?
表面上看是公眾的公共責任意識不強,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不高,本質上還是對公共決策缺乏信任,失望之余“用腳投票”。如果一個人形成了“公共決策就是程序圍繞結果轉”的觀念,那他就會對程序正義缺乏信心,抱有“參不參與都一個樣”的心態。這種思維定式的產生,并非無緣無故。現實中,聽證也好,征求意見也罷,有“敷衍嫌疑”的個案有很多,比如2011年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時收到23萬多條意見,預算法修正案(草案)所征得的意見更多,但最終結果卻與公眾訴求相差甚遠:個稅的調整幅度十分有限。
其他如收入分配改革等重大政策的調整,盡管民意洶涌但實際進展不大,很多意見也未能得到體現和落實。至于歷來被人詬病的一些價格“聽證會”,成為心照不宣的“漲價會”,階梯價格也好,公共費用的調整也罷,聽證的結果與多數人的意見完全背離,似乎很難與民眾愿望相切合,正是過多程序性虛以應對的例子,使人對聽證程序失去基本信任,就算事關切身利益也懶得參與,以免被當作提線木偶。
在公眾權利意識越來越強的背景下,申請參加聽證人員“屈指可數”的狀況顯然極不正常,也不利于形成開放透明的公共決策機制。基于此,破解信任荒是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這對公共決策的開放化、透明化和民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務之急,就是要在具體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立法過程中,真正體現對民意的尊重。除了要對征求的意見進行梳理和歸納,還要對未能采用的原因進行解釋,以打消公眾心頭的疑問。同時還應暢通民意交流與溝通的渠道,建立上下信息共享的機制,為建立互信打下堅實的基礎。有了建立信任和消除誤會的平臺之后,才不會出現“三上聽證會”之類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