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政府債務危機加深、社會失業大量出現,世界進入一個新的經濟周期,中國也出現了以產能過剩、經濟放緩、結構調整為標志的經濟新常態。在此背景下,文化產業憑借獨特的產業價值鏈、快速地成長方式及廣泛的滲透力、影響力和輻射力,不僅成為全球經濟和現代產業發展的新亮點,也構成我國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產能過剩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進入后工業社會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隨之崛起的文化產業成為滿足社會文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尤其是“后福特制”生產和消費方式的出現,以其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的、極具靈活彈性的生產模式,形成了與消費型社會的相契,實現了以制造為核心的產業形態向以服務與創新為主的新形式的轉變,推動了文化產業的全球性興起。而文化產業成為文化生產主導形態的根本原因,源于現代社會生產的某種本源性、結構性矛盾,這就是產能的相對過剩。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說過,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二戰后,大規模生產和消費的相互促進,使資本主義世界開始了長達20多年經濟增長的黃金期,一直困擾人類的物品匱乏問題得以解決。但同時,大規模生產也面臨著因需求相對不足而導致的過剩危機。如何拓展全球市場并不斷“制造”更多消費需求,在產能相對過剩和激烈市場競爭中維持、拓展競爭力,提供更具文化創意性和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成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
作為現代社會的高端產業形態,文化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與消費結構升級相互作用的結果,它不僅成為發達經濟體轉型升級的主導方向,也是促進后發國家轉型發展、增強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推手。對于我國而言,其發展的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
第一,有利于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文化產業具有優化結構、融合性強、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獨特優勢,不僅能迅速增加第三產業比重從而優化經濟結構,而且對傳統產業文化內涵和品質的提升也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新興產業門類和文化業態的涌現。
第二,有利于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文化產業天然具有創新驅動的特點,其產品的創新原動力影響到社會自主創新的氛圍營造和能力提升;它以內容創新為實質,并以傳播方式和媒介創新為載體,推動關聯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維護國家文化主權、實現公民文化權利。發展文化產業已越來越顯示出對于國家文化主權的重要意義,它成為世界文化資源和文化主導權爭奪的主戰場,決定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地位和命運。同時,其快速增長創造了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供給能力,為公民文化權利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二、經濟新常態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
受制于體量、人口、資源、環境、世界經濟周期等多重因素影響,產能過剩、經濟放緩、結構調整將成為未來中國長期的經濟新常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三個特點,即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同時也指出其中的機遇:經濟增速雖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多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穩定;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在我們看來,新常態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機遇,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
第一,提升“中國制造”的競爭力、消化過剩產能的戰略目標,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國和出口國,卻處于全球價值鏈低端。要提升中國產品的質量與競爭力,積極調整經濟結構,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增加產品和服務的文化附加值,將是極其重要的發展路向。同時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動產能輸出,創意產業的發達與配套必不可少。
第二,新型城鎮化為文化產業提供了全新發展平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鎮不僅是經濟發展體,更是文化共同體。文化產業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創新活力,最終成就城市發展的一流質量。
第三,文化產業能進一步刺激社會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文化產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對于刺激社會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如高速增長的電影消費在金融危機后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新亮點,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完成近百億元的票房收入,預計全年票房將突破400億元。
第四,新常態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文化產業領域將成為其中的熱土。國務院《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指出,順應網絡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隨著更多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各類知識性專業人士加入到文化產業的創意、創業和創新中來,文化產業發展將迎來全新的發展前景。
三、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路徑
當前,全球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文化產業具有反經濟周期的特性,經濟繁榮帶動了文化消費和產業結構升級,經濟危機也蘊含著文化產業的重大機遇。二是科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催化劑,“文化+科技”拓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三是品牌和集群化是核心競爭力,以品牌為核心的產業價值鏈構建,是文化產業規模化和快速發展的規律。四是文化貿易和保護成為國家新的戰略資源和競爭力,國際化的生產方式加劇了對文化資源配置的爭奪。
就我國而言,文化產業正迎來一個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面臨著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而在新常態下,要有效發揮文化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與創新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在發展思路上要以十八大提出的“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為指引,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發揮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在國家轉型發展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實現文化產業增長速度和質量效益有機統一、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資源和環境有效保護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路徑選擇上,則可從如下七個方面推動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和引領作用:
第一,優化資源配置,升級產業結構。引導資源向產業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配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創意研發的比重和水平,實現從主要依靠生產到依靠創意創新的投入;強化創意設計,加大新技術應用和工藝改造力度,推動傳統文化企業的優化升級;加大對營銷環節的投入力度,實現文化產業的全鏈條發展。
第二,加快業態融合,促進業態創新。不斷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揮科技創新對文化產品內容的啟發效應和對產品形式創新的帶動作用;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改造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等環節,加快“文化+信息”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與制造業、建筑業、休閑旅游業等的交融,培育更多文化新興業態。
第三,完善創新模式,推動綜合創新。在產業外延不斷拓展和全產業鏈延伸的基礎上,以科技進步和技術研發創新提升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附加值,加強商業模式、管理模式、運營模式、服務平臺創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從單一創新模式向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延展。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政策扶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支持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支持龍頭企業、重點項目以創新創意為動力,不斷提高研發生產和市場開拓能力;大力扶持中小微型文化企業,使其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主體;利用產業集聚效應引導傳統文化產業與其他高科技產業、新興媒體及創意設計產業有機結合。
第五,升級市場體系,優化服務平臺。完善文化產品市場、要素市場、技術市場和資本市場建設,加快更多國家級文化產業服務平臺、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力度,為原創產品研發、創新技術應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服務;建立司法保護、行政執法、行業自律三結合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第六,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依托“文博會”、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平臺,進一步擴大對外文化貿易,開展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創新試點,為文化企業提供更好的國際文化貿易服務和連接國內外市場的產品展示及交易機會;不斷增強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提高對外貿易的競爭優勢。
第七,實現人才聚集升級,推動創意階層崛起。建立文化創意人才資質認證體系,形成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人才流動、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強高端創意、文化金融、市場運營管理等創新型、外向型、復合型文化人才的培養,優化人才結構和發展環境,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推動創意階層崛起,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