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對亞洲經濟發展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3月9日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如此表示。2012年,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達到1.2萬億美元,超過了中國與歐洲、美國的貿易之和。楊潔篪說,“我搞外交也有幾十年了,應該說我以前根本想都沒有想到。”(3月9日 新華網)
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超50%,說明中國是帶動亞洲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更是促進亞洲和平發展合作的龍頭。
事實上,中國的發展,與亞洲的振興和騰飛是相輔相成、互相推舉的。大約十年前的2004年,中國和亞洲的貿易額是6650.3億美元,而去年的2012年,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就高達1.2萬億美元。
亞洲金融危機前的1996年到2005年,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大體是44%,如今這個貢獻率已超50%。可以看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的成果是如此豐碩,發展的速度也是如此喜人。
中國和東盟國家自貿區、上合組織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中日韓自貿區,區域經濟如同一條條紐帶一樣,讓我們經濟發展互聯互通,并在共同發展中創造了更多的條件與機遇。
不可否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與互利發展并非沒有紛擾和雜音,盡管這些不和諧的東西還未影響全局,但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干擾,值得中國與周邊國家警惕。
幾年前退出亞洲的美國如今又吹起口哨說,要“重返亞洲”,某些國家鼓吹中國威脅論又有再度抬頭意味,諸如什么“經濟威脅論”、“軍事威脅論”、“糧食、能源威脅論”及各種“霸權”指責可謂層出不窮……盡管如此,相信周邊的大多數國家和人民是清醒的,眼睛是明亮的,是會洞穿“真相”的。
《論語-里仁》有句:“德不孤,必有鄰”。這六個字也可以形象地概括中國奉行的與周邊國家“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9日記者會上,楊潔篪更是用“鄰居好,無價寶”來闡明這層關系。毋庸置疑,亞洲和周邊國家是會聽得懂中國發出的如此清晰和一貫的聲音,中國在促進亞洲經濟增長方面還將發揮積極作用。
亞洲經濟相互依存度還在持續增強,中國作為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經濟與亞洲經濟越來越密不可分。眼下盡管歐債魅影漸淡,美國經濟也慢慢復蘇,可歐美經濟還未真正地從低迷隧道中穿梭出來;相比之下,亞洲經濟的平穩度就異常亮眼,全球經濟的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亞洲的經濟前景要靠亞洲各國人民去共同打拼,中國離不開亞洲,亞洲也需要中國,亞洲經濟戰略地位的提升仰賴于各方的團結協作、互利共贏,中國永遠是推進亞洲經濟發展的“正能量”。(王振峰)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正式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mai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征稿啟事。
個人專欄·延伸閱讀
>>>【振峰兩會觀察】<<<
【振峰兩會觀察】扶持小微企業,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振峰兩會觀察】PMI顯示中國經濟復蘇 服務業挑大梁
【振峰兩會觀察】不能放棄"外貿出口拉動經濟"模式
【振峰兩會觀察】制造業升級刻不容緩,關聯新"紅利"
【振峰兩會觀察】學林毅夫用"嬰兒之眼"看中國經濟
【振峰兩會觀察】幫扶小微企業不能光“畫大餅”
【振峰兩會觀察】"人的城鎮化"不是地產化的"春天"
【振峰兩會觀察】中國企業"走出去"不能老是單腿跳
(責任編輯: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