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開幕的2010中經求是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提到,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要由外需拉動轉向依靠內需,有三方面工作要做:提高居民的購買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適合消費用的產品,讓居民“敢消費”。
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多年來反復強調,如今成思危再次提出,有無必要?眾所周知,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造成的較大影響,說明了主要依靠外需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更加凸顯了由外需拉動轉向依靠內需增長的緊迫性。從去年開始,國家除了加大投資力度,也出臺了不少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舉措,但消費增長似乎并不可觀。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36374億元,同比增長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個百分點。據初步測算,一季度最終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為52%,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成為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但有分析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這一數據仍顯不足,消費空間仍需拓展。因此,在目前情況下,強調做好三方面工作,讓居民“敢消費”,仍屬必要。
做好工作讓居民“敢消費”的前提,是清楚了解居民為何不敢消費。筆者在2008年底曾撰文談到,“遠慮”和“近憂”是居民不敢消費的原因。“遠慮”指的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夠完善,使得居民有后顧之憂,不敢消費;“近憂”則指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事故讓消費者心有余悸,不敢消費。事過兩年,經過有關方面的努力,從社會保障體系到食品安全環境,都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改善,居民為何依然不敢消費?
居民是否敢于消費,取決于收入的增長,或者說以收入增長為基礎。一季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5787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遠低于消費增速。因此,要讓居民敢于消費,首先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購買力。近期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溫家寶總理的文章《關于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幾個問題》。文章詳細闡述了“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這一備受關注的話題,指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橄欖形”分配格局。據此,可以認為,居民收入將逐步得到提高值得期待。
居民是否敢于消費,還取決于對未來的預期和判斷。筆者以為,對未來的預期和判斷,既包括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也包括對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程度的預期,還包括居民對經濟形勢發展的判斷。在目前全球經濟復蘇情況并不明朗的前提下,居民對經濟形勢發展的判斷值得關注。而其中,居民對未來通貨膨脹問題的擔憂更值得關注并加以引導。
且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樓市。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國十條”出臺之前,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大城市樓盤銷售“火爆”的場面,聽到的是不少人買房“作為投資”的心聲以及不斷上升的樓價。耳聞目睹的事實,讓更多的居民拿出積蓄投入其中。很多居民買房的理由很簡單: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況且,今年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增長2.7%,已經超過了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錢放銀行不如拿出來投資,而最好的投資品,在居民眼里就是房子。據分析這也是樓價不斷上漲的動力之一。
而在不久前,曾有基金公司進行了一項網絡調查,調查包括三大話題:2010年最關注的宏觀經濟問題、網民對通脹的預期以及2010年個人理財目標。網上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6.13%的網民預期通貨膨脹將在2010年到來。此外,在“世界區域性經濟危機、人民幣升值、通脹預期”三大焦點中,網民最關注通貨膨脹,比例高達80.49%,遠遠超過對其他問題的關注度。
因此,在目前經濟環境下,要讓居民敢于消費,應更加關注、引導居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問題。對此,政策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讓居民及時了解國家相關經濟政策,在目前顯得尤其重要。居民如果對未來經濟政策及走勢有個基本判斷,而不是“霧里看花”,就容易對未來有個合理預期,從而減少盲目沖動行為,理性地安排可支配收入用于投資和消費。
(責任編輯:侯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