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的張女士反映,今年1月7日,她和20多個朋友組成了一個臨團,通過旅行社在某航空公司預訂了2月27日前往泰國清邁的機票(每人2300元),后因擔心安全問題,于次日決定取消行程并要求退票,但遭到旅行社拒絕,對方表示每人只能退200多元。(1月14日《瀟湘晨報》)
“買票一時爽,退票淚汪汪”,退過機票的人一定都有類似體驗。即使退票不成功,張女士損失不過2000多元而已,比起珠海周先生,根本算不了什么。不久前,周先生在某平臺上花了14232元購買了一張國際機票,因選錯時間而迅速申請退票,最終僅獲4992元退款(稅款),其中9240元打了水漂。
眼一花、手一抖,近一萬元就不見了,換作誰都會心疼,盡管航空公司拿出諸多理由來替自己理直氣壯沒收乘客“試錯成本”辯解,但不能澆消費者心中之塊壘,在消費者投訴平臺上,此類投訴屢見不鮮,相關新聞也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鑒于此,國內數家航空公司從去年初開始調整機票退改規則,包括擴大客票免費退改范圍、放寬因病退改規則等。這充分說明,沿襲已久的退票規則并非鐵板一塊,只要航空公司愿意,還是可以適當變通的。
具體到張女士的個案,因為有旅行社夾在其中,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針對事件,該航空公司昨天下午在官微上回應稱,針對團隊旅客的客票變更和退票要求,公司已在官網提示“請聯系原出票渠道辦理”。那么,每人只退200多元,是該旅行社嚴格執行該航空公司規定作出的,還是夾帶了“私貨”,塞進了旅行社的條款,從航空公司回應中看不出來。
公允地說,由于成本考慮,航空公司也好,旅行社也罷,要求消費者為自己的后悔權買單無可厚非,多數消費者也能接受“沖動的懲罰”,問題是凡事要合情理,收費也要有個度,否則總是讓人難以接受。如果讓消費者覺得,不管三七二十一,錢一旦到你的賬上就再也出不來,這種吃相未免太難看,這樣的企業也很難獲得公眾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