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網傳“柳州一女子喝醉在路邊被強暴后自殺”的視頻信息,引發社會關注。警方當日通報,經排查監控視頻和走訪當事人,網傳信息不實,畫面系男子攙扶醉酒女子,無被性侵和自殺行為,排除刑事案件發生。
網傳視頻看得人十分揪心,不禁為女孩的安全捏把汗,最終被證實是謠言,某種程度上是件好事。然而,回頭審視這起謠言的發酵過程,普通網友面對網傳視頻,是否能第一時間識別謠言,避免推波助瀾?
實事求是地說,很難。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在于,許多網傳視頻打了碼,關鍵細節做了模糊處理,看上去的確很像那回事。但正如一些網友所說,“看了無碼視頻,沒啥問題,最多算是姿勢不雅”。網絡上有些段子,說的就是將正常圖片或視頻的某些地方打碼后,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這背后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官方通報出來后,打碼視頻下依然有人對“攙扶”的說法提出質疑,不能說他們不理性,只能說視頻的處理方式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誤導性,加上“關心則亂”,有人“寧可信其有”也不敢放任“萬一”發生,也沒什么錯。
與以文字、圖片傳播的網絡謠言相比,視頻謠言被稱為“網絡謠言2.0版本”,因為它技術含量更高,容易讓不熟悉視頻剪輯的人掉進別人預設的陷阱。比如故意模糊化處理關鍵信息,以馬賽克引導人們想入非非就是其中一種;選用一段視頻,甚至是電影、游戲畫面,配上新的文字或解說,上演“看視頻編故事”;更有甚者,直接無中生有,用AI生成視頻……值得提醒的是,部分短視頻謠言通過嫁接、混剪新聞報道的方式進行傳播,甚至擅自使用中央電視臺、地方電視臺的臺標以提高可信度,讓人防不勝防。
“偷孩子”“割器官”“幼師給幼兒喂避孕藥”……高度敏感社會話題與誤導性視頻的組合每每能發酵成社會熱點,原因就在于難辨真假的視頻觸動了人們的敏感神經。如公安部所說,一些自媒體人員在“流量經濟”驅動下,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流量,不惜以身試法,利用公眾的焦慮、宣泄、同情弱者、圍觀獵奇等心理,搬運加工、二次創作、東拼西湊、張冠李戴甚至直接造謠,挑動網民情緒、撕裂社會共識、污染網絡生態,必須堅決依法打擊。
能在一天之內查清事實、及時辟謠,柳州警方值得一個贊。也期待相關部門盡早揪出此次愚弄公眾的造謠者,依法依規作出嚴肅處理,并盡可能向社會公開,推動個案警示教育效果擴大化。另外,持續加強“一案雙查”工作力度,在追究造謠者責任的同時,敦促平臺履行好主體責任和義務,方能有效避免短視頻成為謠言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