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認為,演出市場“供需兩旺”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心底里的熱愛。熱愛是一束光,它可以照亮前行的路;熱愛是一團火,它可以撫慰冰冷的心。業內各方理應珍惜人們這份滿滿的熱愛。
為了一首歌,奔赴一座城,成了今年很多人的選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1137場,觀演人次1145萬,平均跨城觀演率超過60%。
話筒一響,黃金萬兩。以演唱會為代表的演出市場表現活躍,為消費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達34.24萬場,較去年同期增長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3.74%。這樣的數據增長,基于供需雙方“雙向奔赴”的累累碩果,也是消費復蘇的生動注解,更反映出人們對文化和娛樂的需求不斷增加。
可以說,“演出經濟”已成為當下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這個“行走的GDP”,背后承載著國人的“吃住行游購娛”,其經濟觸角可以延伸連接到多個產業,帶動周邊產業產值增長。從交通食宿、旅游景區,到實體店鋪甚至個體攤販,可謂“雨露均沾”。最火的一個案例——某團體的“十年之約”演唱會為當地帶來了4.16億元的旅游收入,這樣的收入哪個城市能不心動呢?
心動不如行動。比如,南寧為了演唱會能夠迅速落地,推出“一次性審批通過”的新政策;濟南為了解決演唱會期間的交通需求,臨時開通定制公交專線,延長地鐵運營時間;海口在演唱會期間,小半個城市都打造成了歌手主題……從優化審批流程,到立體宣傳包裝,再到細致用心服務,各地推出一系列實實在在、周密到位的政策舉措,力爭使“流量經濟”轉化為文旅消費的“存量經濟”。
凡事都有利弊,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首當其沖,就是廣受詬病的“黃牛”炒票倒票。為此,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于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規范管理、促進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明確大型演出活動實行實名購票和實名入場制度,演出舉辦單位應當建立大型演出活動退票機制,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85%,以遏止演出市場亂象。當然,要把措施真正執行到位,不讓黃牛“!毕氯ィ枰鞣骄镁脼楣Α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著重強調,要“加強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應當看到,大型演出活動期間,往往人員密集、安全風險點多,由此必然對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對于地方有關部門來說,不論是保障公共安全,還是維護消費者權益,抑或是促進文旅消費健康發展,做好風險研判、做足活動預案,都是做大做強“演出經濟”的關鍵所在。再次提醒,切記做到“萬無一失”,因為真的會“一失萬無”。
當然,演出市場“供需兩旺”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心底里的熱愛。熱愛是一束光,它可以照亮前行的路;熱愛是一團火,它可以撫慰冰冷的心。業內各方理應珍惜人們這份滿滿的熱愛,自覺主動地維護產業生態,不斷完善規范市場,而不能僅僅滿足于“票賣光、人坐滿”的熱鬧。因為熱愛,一定不能辜負。(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創新供給 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營業性演出活動規范化管理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