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近期審結了一起因外賣實物與宣傳照片不符而引發的餐飲服務合同糾紛案,認定燒烤店存在欺詐行為,判決賠償消費者500元。法院審理認為,大學生小潘點餐時,收到的魚香肉絲與商家在平臺上展示的照片存在顯著差異,不符合一般消費者對該菜品的認知。(10月10日澎湃新聞)
商家的宣傳照片看起來色香味俱全,可收到實物很可能會讓人大失所望。現實中,因為外賣的金額一般不大,人們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正因如此,這起魚香肉絲貨不對板的訴訟雖然金額不大,但意義不小。
對于商家而言,這起訴訟更是一個深刻的警醒。外賣平臺上的圖片展示是消費者了解商品的重要途徑,商家應該確保圖片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讓消費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購買商品的實際情況。如果商家存在欺詐行為,不僅會面臨法律的制裁,還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對自己的商業信譽造成嚴重的損害。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商平臺的興起,線上消費已成為主流趨勢。然而,線上消費的虛擬性也帶來了信息不對稱和欺詐行為的風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這起案件的意義,遠不止賠償金額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傳遞了強烈的信號:在消費領域,消費者的權益不容侵犯。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維權較真行為并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更不能借訴訟維權的名義進行敲詐勒索,影響商家的正常經營。這就要求消費者在維權的過程中,應該保持理性和冷靜,通過合法的途徑來解決問題。
每一次維權成功,都是對不法商家的一次警示,也是對誠信經營的一次倡導。為一份魚香肉絲較真,其真正意義在于可以讓商家少一些僥幸心理。在如今的商業環境中,“賣家秀” 不應成為過度美化和虛假宣傳的工具,只有當商家真正做到誠實守信,消費者的權益才能得到切實保障,市場秩序才能更加健康有序。而消費者的較真行為,正是推動這一進程的重要力量。我們期待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像小潘一樣,勇敢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共同營造一個公平、誠信、和諧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