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梁瑜認為,年輕人涌入老年消費市場,一方面,這說明時下的年輕人越來越看重舒適感和性價比。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銀發經濟的滾滾浪潮下,適老化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豐富。期待各經營主體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服務,真正做到“老少咸宜”。
從報名夕陽紅旅游,到去社區長者食堂用餐,再到跟在老年人身后買菜,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闖”入老年消費場所。如今,這股“蹭老式消費”風潮越刮越盛,不少00后開始“種草”老年大學,有人一口氣報了好幾個老年興趣班。甚至,連“奶奶風”也翻紅了,溫柔優雅的“奶奶衫”、簡約顯瘦的“奶奶褲”等也成了時髦單品。
曾幾何時,一些年輕人瞧不上父輩的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在欲望的裹挾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東西壞了、只換不修,曬奢侈品、曬明星同款……他們追求精致與時尚,引領著消費潮流。現在,“老氣”“質樸”的生活方式竟成了年輕人的偏愛。
一方面,這說明時下的年輕人越來越看重舒適感和性價比。無論經濟實惠的餐廳,還是清清爽爽的旅游,抑或是價格“友好”、課程豐富的老年大學,都能讓年輕人找到極致性價比帶來的消費樂趣。正如有網友調侃的,“少走40年彎路”。通過“反向消費”,年輕人簡直找到了“省錢密碼”。這其實是一種新的消費升級。消費升級不只是消費支出增長,也包括消費觀念的更新。比起“花錢一時爽,還錢淚兩行”,人們根據自身情況合理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這種理性、務實的消費觀更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銀發經濟的滾滾浪潮下,適老化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豐富。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截至2022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占全國總人口19.8%。“銀發經濟”風口加速打開,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引發了商業模式、消費氛圍的改變。銀發族正在成為新的消費主力軍。商家喊“抓住年輕人的心就等于抓住市場”,事實上,抓住老年人的心同樣等于抓住了市場。
夕陽無限好的老年群體,與朝氣蓬勃的年輕群體相遇,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有助于彌合代際鴻溝,為市場帶來更多商機。比如,社區食堂的利潤一般較低,如果用餐的老人達不到一定數量,就很難運營和維持下去,年輕人的加入,能讓社區食堂更持久地發展。
或許有人會擔憂,年輕人紛紛涌入,是否會搶占原本屬于老年人的優惠資源?實際上,針對老年人群體的福利,很多在設計之初就遵循老人優先的原則,設立了保護機制。例如,有的老年大學設置了年齡門檻,對未滿班額的專業班,才會放開報名條件限制……年輕人想“沾”老年人的光也不是那么容易。年輕人涌入老年消費市場,恰恰從側面反映出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還沒有被滿足,有相當一部分市場空白在等待填補。
因此,在不斷建設老年人普惠性項目的同時,不妨適當擴大優質資源供給,為年輕人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消費選擇。例如,可以依托社區、大學公開課等資源平臺,讓年輕人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進行高質量“充電”。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廣州、西安等地物美價廉的“青年夜校”火熱出圈,已成為眾多年輕人的“夜生活”基地。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類別怎么細分,經濟、實用都是最樸素的消費邏輯。期待各經營主體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創新商業模式,為消費群體精準畫像,從而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服務,真正做到“老少咸宜”。當年輕人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需求被滿足后,自然就不必再去“蹭老”了。(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蹭老式消費”為何得到部分年輕人追捧
看見“蹭老式消費”背后的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