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重點清理“色、丑、怪、假、俗、賭”等各類違法違規的直播和短視頻。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網絡直播平臺上部分主播以低俗、惡俗直播內容博眼球,淪為“流量乞丐”。
創意圖片 中國經濟網許子杰制作
“流量乞丐”攪亂直播生態
“流量乞丐”這個詞很形象,他們雖然沒有像傳統乞丐一樣,穿著破衣服、端著破碗,但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向別人要錢——要流量也不是為了好玩,最終還是為了變現。【詳細】
“流量乞丐”們在道德甚至于法律的底線邊緣瘋狂試探,做出各種出格舉動讓直播平臺變成了群魔亂舞的舞臺,嚴重違背公序良俗,很大程度上對網絡環境造成了污染。【詳細】
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監管
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監管,通過“大數據”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強化平臺間協同作戰,確保被拉黑的主播在警示期限內無法重新注冊,堅決杜絕用小號“重生”、跨平臺“轉世”。【詳細】
如果賬號封不勝封,咋辦?竊以為,封號不如“封人”,對于那些嚴重違規而又屢教不改者,應該禁入。敲掉“流量乞丐”的“飯碗”,不給他們傷風敗俗的機會。【詳細】
還要繼續斬斷背后的利益鏈
在網絡直播實名制下,平臺應該加強對主播的管理,凡因違法違規被封號到一定次數,則永久拒絕重新注冊,并將情況通報其他平臺共同抵制,從而消除一些主播“只要大錯不犯,可以小錯不斷”的僥幸心理。【詳細】
斬斷“惡俗流量”的產業鏈、利益鏈,要在壓實平臺責任上取得實質進展,敦促其重構涵蓋全流程的利益生成機制。同時,要建立跨部門、多領域、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共同抵御“流量乞丐”對網絡空間和文化的侵噬。【詳細】
(以上綜合廣州日報、工人日報、紅網、東方網)
V視角:
@芳草茵茵:“流量乞丐”毫無營養,嘩眾取寵,博人眼球,當休矣。
@與你同行:討好流量不如提高質量。
@星星:希望完善一下群眾舉報機制。
@木木森林:是時候矯正一下部分人的審美觀念了。
@晚晴:平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常有人戲稱:恰飯嘛,不寒磣。一個人在家怎么跪,沒人會在乎,如果在外面“吃相難看”,自然不符合我們的主流價值觀。用技能謀生,走正道賺錢,一撇一捺,“人”字才能立得住。清朗的網絡空間很包容,這里有一個個大寫的“人”,但沒有“流量乞丐”的容身之所。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