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系列評論】
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武曉娟認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發揮龍頭企業的生產優勢和平臺的互聯網大數據優勢,實施生產、流通、餐飲等環節的智慧監管,不斷提升監管質效,將有效護航“陽光下的盤中餐”。
燕之屋在每瓶燕窩產品上都標注了溯源二維碼,云海肴嘗試利用攝像頭和AI技術判定后廚違規操作,美團通過AI技術形成了貫穿上下游的食品檢測和監督體系……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一些企業介紹了他們如何借科技之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搭乘數字經濟快車,也成為不少企業的發展策略。在食品安全領域,食品來源一目了然,后廚違規一查便知,檢測監督一清二楚,從農田到餐桌,從生產到銷售,科技賦能,讓食品安全“曬”在陽光下,也讓生活更加美好。特別是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人們的感受更加深刻。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當時不少餐飲企業承壓,客源大幅減少,面臨不轉型就等死的生存困境。于是,我們看到,無接觸配送、“云主廚”直播、掃碼點餐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紅紅火火。數字經濟大顯身手,既打消了消費者的就餐顧慮,進一步推動消費升級,也提升了餐飲企業的運營效率,助推經濟復蘇。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愈加重視,這不僅需要企業主動擁抱數字化,贏得消費者信賴,也需要有關部門加強數字化監管,倒逼企業誠信規范經營,從而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民以食為天。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很多消費者通常以自己的認知作為判斷標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商家操作流程不透明時,容易引發諸多猜想。再加上類似炒菜鍋里洗拖把、農家樂用剩湯當新菜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更加劇了消費者的擔憂。那么,只有讓食品的生產制作“被看見”,最大程度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與監督權,才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不久前,全國首個食品安全追溯閉環管理系統——“浙食鏈”在浙江上線運行。消費者掃碼可知生產加工、檢驗檢疫等信息,監管部門可追溯食品流通鏈路,鎖定出售商家,這一創新之舉,為智能化監管做出了有益探索。
應該說,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多環節、多部門,涵蓋多要素和多主體,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傳統監管方式下,消費者處于嚴重的信息弱勢地位,沒有能力對整個食品生產的上游流程進行追蹤。而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抹平這種信息不對稱。目前,全國各地普遍推廣的“明廚亮灶”工程,也是在通過互聯網進行食品安全監督,讓后廚生產的全過程通過視頻展示在消費者面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數字化監管依賴于算法,由于技術限制、原始數據錯誤等原因,自動化、智能化監管仍可能出現錯漏。這就對監管人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和隊伍培養,不斷提升監管人員的數字素養。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向科技要效率、向智慧要效能,發揮龍頭企業的生產優勢和平臺的互聯網大數據優勢,實施生產、流通、餐飲等環節的智慧監管,不斷提升監管質效,將有效護航“陽光下的盤中餐”。(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武曉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食品添加劑并非洪水猛獸 但要科學應用
網紅餐廳,不能重“面子”而輕“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