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臧夢雅認為,一個社會對待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態度,檢驗著社會文明程度。社會公共服務不能及時關照到弱勢群體,說到底,還是公共服務部門服務意識的缺失。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隨著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普遍提高了服務效率和便利程度。但與此同時,很多老年人因為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懂移動支付等原因而與智能時代逐漸“脫節”,技術的進步不知不覺成了老年人生活中的“門檻”。
94歲老人被抱到銀行網點做人臉識別,老人的尷尬和無助令人心酸;一位老奶奶獨自冒雨在柜臺交醫保,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不收現金”,老人茫然不知所措。事實上,此類“被智能所困”的報道并非最近才出現,而遭遇窘境的人也并非突然間增多。身體殘障無法正常使用智能設備的殘疾人,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健康碼的老年人,他們出行、辦事受阻的現象并不罕見。對這些人來說,智能技術、數字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的屏障,把他們隔絕在了便利快捷之門的外面,甚至遭遇到比以前更多的困難。
一個社會對待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態度,檢驗著社會文明程度。社會公共服務不能及時關照到弱勢群體,說到底,還是公共服務部門服務意識的缺失。科技創新高速發展,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等群體面對的“技術鴻溝”,讓更多人都能享受到數字化時代的發展紅利,需要換位思考關注他們的需求。
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4億,占總人口的18.1%。“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設施,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實施方案》也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讓智能化發展適應老年人需求,實際上并不復雜,就是要注意做到“兩條腿走路”。首先,針對老年人比較熟悉的公共服務,維持傳統操作方式有效運行即可。其次,要深入研究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保障老年人正常出行、就醫、消費、休閑等,科學設計服務范圍。尤其需要強調的是,為了使智能技術發展與老齡化發展相協調,在開發推廣智能技術時,應更加人性化,降低老年人的學習門檻,以切實增強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每個人都會老去,都會經歷跟不上時代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智能技術歸根結底是為人服務的,發展科技的目的是方便所有人,而不能以落下一部分人群為代價。我們不妨以改進“不收現金”為起點,以完善政務服務為契機,在轉變互聯網思維的同時,也能停下腳步,等一等那些步履蹣跚的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人臉識別就不能上門服務嗎?
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