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認為,從忌憚“家丑不可外揚”到挺身而出“吹響哨子”,隨著完善和推廣“吹哨人”制度,會有更多部門主動支持與配合,這將有利于挖掘人性向善的力量,培育公民意識,倒逼企業加強自律,為促進形成切實有效、廣泛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最近,一部電影《吹哨人》讓“吹哨人”這個詞走入了公眾的視野。影片最后展示了一些國外的“吹哨人”事跡,或許有些人看到后會發出疑問,我們的“吹哨人”在哪里呢?
其實,在該片上映之前,“吹哨人”這個詞已經有了一些熱度。今年9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負責人就《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答記者問時表示,允許公眾匿名舉報違法行為;落實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經營者內部人員依法舉報。
“吹哨人”一詞源于英國,警察在發現罪案時吹哨,以引起同事和民眾的注意。經過發展演變,代指為內部人員檢舉揭發違法行為。當年,美國電信巨頭世通公司就因“吹哨人”的舉報,爆出假賬丑聞,最終破產。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知情莫若內行。隨著經濟發展,行業種類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專業性越來越強,外部監督顯得越發力不從心。作為內部知情人,無論是良知發現還是希望得到獎勵,甚至即便是受競爭對手“慫恿”,其舉報行為都能在客觀上降低監管成本,增強監管和治理效果。更重要的是,與公眾監督有獎舉報相比,“吹哨人”制度往往能夠在“質”的層面解決監管問題,彌補的是“從0到1”的監管效果。
傳播學“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當群體中一種聲音較為強勢,那么持相反觀點的個體就會因為害怕被孤立不敢發聲,逐漸形成越來越多人沉默的螺旋。日常生活中,一些“潛規則”滋生的根源,就是“明規矩”的地位缺失、作用弱化。在市場監管領域,風險的積累、不合規行為的惡化,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存在“沉默的螺旋”。人們因為害怕被孤立,往往不敢挺身而出。從社會層面上來看,“吹哨”是對業內誠信回歸的呼喚。
應當看到,使“吹哨人”制度的社會價值得以實現,關鍵在于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重獎和保護。“吹哨人”制度有公益目的,但也認可個人利益追求。為此,《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提到要落實舉報獎勵制度。當然,在目前的環境下,實名舉報的風險性不小,再炙手的鼓勵與獎勵也令公眾望而卻步。所以,不論是“舉報人可以不提供自己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還是“規定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信息予以保密”,通過允許公眾匿名舉報和強化對舉報人的保護力度,正是為了讓公眾的監督權利在最大限度內得到保障和尊重。
現在都在講社會共治。我國已有數億市場主體,單靠監管部門的力量很難形成全面有效的監管網絡。因而,需要鼓勵更多“吹哨人”站出來為消費者守望。更值得關注的是,從忌憚“家丑不可外揚”到挺身而出“吹響哨子”,隨著完善和推廣“吹哨人”制度,會有更多部門主動支持與配合,這將有利于挖掘人性向善的力量,培育公民意識,倒逼企業加強自律,為促進形成切實有效、廣泛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奠定堅實基礎。相信,我們的“吹哨人”不只是出現在影片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吹哨人”制度不是職場無間道
“吹哨人”或許是信息詐騙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