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媒體節目上關于年輕人買房問題的一席話引發了較大爭議。他說,如果夫妻倆上面的“六個錢包”都能起作用,父母算一個錢包,爺爺奶奶一個錢包,姥姥姥爺一個錢包,愛人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和父母,這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著支付首付的話,建議還是買房好。
說句公道話,公眾對樊綱的本意其實是有所誤解的
仔細查看樊綱發表此番言論的前后語境,會發現“六個錢包買房”論可能存在斷章取義的問題。因為其語境為選擇租房還是買房,其言論是基于他作為經濟學家從成本-收益對比分析中得出的較為經濟的結果。解析他的話語邏輯,所謂“六個錢包都能起作用”,應該是指代表這六個錢包的幾位長輩在養老的保障方面都已無虞,或者家庭在財務方面較為寬裕,從而能對年輕人買房予以經濟支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得不承認,有如此經濟條件的家庭,支援年輕人買房確實不失為一種較好選擇。【詳細】
其實,當我們詢問老師、朋友,自己現在是否應該買房,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與樊綱的說辭差不多。但那時我們不會憤怒,因為老師、朋友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也要承受高房價帶來的種種弊端。然而,當這些話從一名公眾人物那里說出來的時候,人們的情緒自然就不一樣了。盡管樊綱個人并非負責房地產政策調控的官員,但是,公眾卻難免對公眾人物產生某種“管管房價”的期待。這種期待,很容易讓輿論對公眾人物的發言產生誤解。【詳細】
只不過,樊綱的言論不幸戳中了年輕人的痛點
青年群體從來都是網絡輿論的主力,而住房則是中國青年的一項“剛需”,年輕人面對“剛需”難以滿足的現實,自然會產生不滿。在任何國家,購房都是一筆重大支出,而在中國這一矛盾尤為明顯。一方面,買房對年輕人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有恒產者有恒心”的傳統觀念,以及房子與教育、醫療等稀缺資源掛鉤的嚴峻現實,都給年輕人帶來了強烈的購房需求。【詳細】
這些年來,城市房價整體上一路上漲。在國家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大背景下,一二線熱門城市房價雖相對得到抑制,但是不少城市樓市依然“高溫”,在大城市房價整體仍然高企的語境下,不用說普通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就是連一些財大氣粗的企業都感到吃不消。早在兩年前,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訪時就抱怨過深圳的高房價。他擔憂,除了提高生產用地成本之外,高房價還增加了企業員工的雇用成本,嚴重者可能會摧毀城市的競爭力。【詳細】
一個首付就要掏空六個錢包,這顯然不正常,不是房地產業的健康常態。再說青年成家立業時,父母通常已經年邁,再上一輩更是垂垂老矣,此時本該贍養長輩,而不是掏空他們的養老錢棺材本。啃老有違孝道,況且對很多人尤其是出身農村的人來說,就算讓他們啃老,他們無老可啃。【詳細】
若房地產市場不受制約,總有一天十二個錢包也不夠用
買房不該靠“六個錢包”,若房地產市場不受制約,肆意發展,總有一天十二個錢包也不夠用。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政府出手,人民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才能被滿足。【詳細】
事實上,中國的住房問題非常復雜,國家也一直在推動各種政策,實現“房住不炒”的終極目標。解決房價問題的“秘訣”,還是要到經濟結構轉型中去找。欲將房地產與中國經濟體松綁,不僅需要房產稅、限購等短期調控措施,更需要國家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根本上化解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問題。而對普通人而言,我們需要做的,則是不輕易被斷章取義的報道干擾心緒,用合理的心態面對現實壓力,做出理性的個人選擇。【詳細】
微言大義:
@滄浪素波:蹭蹭上漲的房價攫取了年輕人的發展,加劇了焦慮,社會需要穩定。
@揍小強這些年C:別逗了,這話不是說給你聽的。人家的前提是你得有六個富足的錢包,足夠富足的錢包,至少三方都是中產家庭。
@嘔像包袱:我覺得這不是鼓勵啃老,反而是說出來現實中的買房情況,各種要錢貸款,才有了首付。
@夢的延續117樂悠悠:有些是事情就是知道你也不能說出來,比如終身為奴(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事實上,樊綱的話契合現實,房價高企背景下,年輕人買房可能不只動用“六個錢包”。之所以引起熱議,是因為房價裹挾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戳中了年輕人的“痛點”。既不得不當“房奴”,又面臨父母的養老問題。今天動用“六個錢包”買房,明天需要幾個錢包養老?很多人恐怕都來不及去想。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保障人民生活,化解房地產過熱問題,還是要延續“房住不炒”思路,促進房價理性回歸、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