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成為原始創新型強國,必須通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把盡可能多的年輕人塑造成原始顛覆型創新人才,深化知識產權、人事、金融、社會治理等制度改革,激發年輕人的原始顛覆型創新能力。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中國要躋身全球創新型國家前列。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建設創新型強國是項艱巨的偉大工程,這項工程成功的關鍵是激發青年一代的原始創新能力。
何謂原始顛覆型創新
原始顛覆型創新的流程是:直覺突破式創新——解釋規劃式創新——邏輯推理式創新——推廣擴散式創新。直覺突破式創新是原始顛覆型創新的第一個階段,指創新型人才充分認識自己的天賦特長、個性本能并形成興趣愛好,在追求興趣愛好中保持持續探索的激情和沖動,逐漸形成非凡的想象和預見,頓悟和生成超常的創意靈感,無中生有地生產出未來產品或服務。所謂天賦特長、個性本能、興趣愛好、激情夢想、想象預見、創意靈感,實際上是用行為體現人類最深刻的知識——超常型默示知識。
從超常型知識的生命周期分布規律來看,原始顛覆型創新最重要的超常型默示知識更多地存在于兒童和年輕人身上,體現為實踐中探求未來的知識,而超常型明示知識往往存在于中老年人身上,更多地體現為理論或經驗型總結過去的知識。能夠進行直覺突破式創新的年輕人在超常型明示知識甚至常規知識的擁有上,也不如中老年人,但是在超常型默示知識的擁有上,卻比中老年人更優,在中老年人的超常型明示知識的輔佐下,年輕人的超常型默示知識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這體現了人類知識分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折射了知識經濟時代資源要素構成的復雜性、多樣性。科學技術理論創新的實踐和科技產業化創新的實踐都能證明這一點。
科學技術理論創新的歷史證明年輕人是基礎研究的主體。
科技產業化創新的歷史與現實也證明,年輕人是創新的主體。
所以,中國要成為原始創新型強國,必須通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把盡可能多的年輕人塑造成原始顛覆型創新人才,深化知識產權、人事、金融、社會治理等制度改革,激發年輕人的原始顛覆型創新能力。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原始顛覆型創新人才的特有素質包括:
志商——確立人生志向和目標的能力,志商是德商的升華;靈商——對事物本質的靈感、頓悟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 靈商是對智商的升華;心商——不僅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具有引導團隊維持心理健康而前行的能力,心商是對情商的升華;逆商——面對逆境時比一般人更強的應變和適應能力的大小,逆商是意商的升華;膽商——在專業能力基礎上應對挑戰、競爭和冒險的能力,膽商是對技商的升華。綜合而言,原始顛覆型創新者的特有素質是:德商之上的志商;智商之上的靈商;情商之上的心商;意商之上的逆商;技商之上的膽商。
因此,教育體制改革要大大壓縮對常規型知識的教學和考核,探索對天賦、特長、興趣、愛好、靈感、激情、夢想、創意培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常規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觀察思考、分析批判、想象開拓、創意試錯、實驗操作、排困解難、協同合作、組織規劃等基本技能,逐步發現和積累自己的超常型默示知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能夠領導或參與原始顛覆型創新的合格人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目前常見的人事制度是指行政機構辨識和選拔人才,把各種人才配置在不同的專業崗位上,讓他們的作用充分發揮。但是,超常型默示知識是蘊藏在所有者身上的特殊知識,有個體性、潛在性等特點,外人的分析評價異常困難,超常型人才先通過個體的探索與開發“脫穎而出”并自己冒出來。鑒于冒的過程中很難被行政管理者及時發現,所以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給予年輕人時間與空間,對自己的天賦本能、個性特長、興趣愛好、激情夢想、想象預見、創意靈感進行自我探索自我開發;超常型默示知識還具有模糊性與試錯性特點,意味著個人在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經歷多次失敗、挫折才可以為自己的知識類別作出評定,也才能使超常型默示知識逐漸外顯為超常型明示知識進而被社會接受,所以必須給予超常型默示知識擁有者一個嘗試期和扶持期。超常型默示知識還有脆弱性、易逝性等特點,所以尤其需要人事制度的包容與扶持。
深化知識產權制度改革
我們現在對于年輕人天賦、靈感、興趣、愛好、激情、探索、想象、創意的保護,是從現有行政管理方法層面進行的,但這恰恰是目前的知識產權制度的缺陷,造成管理實踐中名義上有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執行過程中卻往往偏重于物質資本和貨幣資本的價值認定,缺乏對人力資本產權的價值認定,因此導致越是原始型創新人才越得不到公正保護的逆淘汰現象。
比如,科技成果轉化中,越努力轉化越容易觸犯法律的現象時有發生,從而抑制原始創新型人才進行原始顛覆型創新的積極性。因此,應該把方法層面的管理上升到知識產權層面的保護。對于年輕人超常型默示知識的保護,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于年輕人天賦權、靈感權、興趣權、愛好權、激情權、探索權、想象權、創意權等的正當性、合法性、主導性、可操作性的保護,修改《公司法》《企業法》等相關法律,明確保護的范疇,科學而明確地計量和評估原始型創新人才的超常型勞動創造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在教育科研項目的實施中,在科技成果的轉化中,在科研經費的會計制度和審計制度執行中,在國有資產的界定中,都首先確認和兌現原始創新型人才的超常型勞動產權。當此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之際,這種保護比招商引資重要得多。
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改革
超常型默示知識具有專用性、未來性等特點。原始顛覆型創新的啟動源于超常型默示知識所有者認識到對方具有的未來潛能,而產生的互相欣賞和互相理解。互相欣賞互相理解的原始創新人才,一開始無法靠正式的行政等級組織組合起來,因為正式的行政等級組織往往會對處于邊緣的超常型知識認識滯后,影響超常型知識的應用速度,必須先靠自己建立合適的非正式組織來合作。
所以,年輕人的創新創業往往都是從看似不正式的私人交往關系開始:愛好之間的趣緣、靈感之間的心緣、目標之間的志緣、性格之間的氣緣、精神信念的神緣、親人之間的血緣、朋友之間的情緣、同鄉之間的地緣、同學之間的學緣、同事之間的業緣、個人利益的物緣等。社會治理體制需要給予從事原始型創新的年輕人自我組織、自我治理以最大限度的包容、理解與支持,加快構建包容與扶持社會治理,共同促進與保障年輕一代從事原始顛覆型創新的國家治理網絡。
深化信用擔保制度改革
原始創新型人才從事原始顛覆型創新,需要盡可能快地獲得創新需要的貨幣資本,尤其在創新孵化階段。
從事原始顛覆型創新的年輕人,在創新創業初期需要獲得雪中送炭般的財政和金融支持,而現有銀行信用擔保制度往往排斥他們。財政金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將傳統的貨幣資本信用擔保改變為人力資本信用擔保。
人力資本為本的信用擔保模式,能夠敏銳地辨識創新性人才,盡快地孵化與扶持年輕人創新創業,讓年輕人用自己的人品與才能為自己擔保創造未來價值,便于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啟動與加速。
(方竹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