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針對江蘇華達公司生產銷售“地條鋼”和河北安豐公司未報先建邊批邊建鋼鐵項目等去產能違規違法問題,黨中央、國務院23日公開通報了調查處理結果:給予江蘇省一副省長行政記過、河北省一副省長行政警告處分,此外兩省分別對111名和27名責任人進行問責。
網民認為,對上述兩起事件的嚴肅處理和嚴厲問責,表明了中央將去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進行到底的決心。未來應強化市場與法治手段,多管齊下去產能,從根本上避免被淘汰產能死灰復燃。
去產能不容絲毫含糊
“在中央三令五申、明令嚴禁的情況下,一些地方和部分企業在去產能問題上仍然行動遲緩,甚至頂風違法違紀。對相關責任方的嚴肅查處和嚴厲問責,一方面給心懷僥幸者敲響了警鐘,另一方面體現了中央對打贏去產能這場硬仗的決心和信心。”網民“顧陽”說。
有網民指出,去產能知易行難。地方政府往往出于保就業、穩增長考慮,會干擾企業正常破產退出。“一些地方貫徹執行國家政策不力;有的產能過剩企業依然心存僥幸。”網民“姜赟”說。
網民“肖純”說,10月以來,鋼鐵價格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行情,讓一些人開始懷疑繼續去產能的必要性。但實際上,市場供求關系并未出現根本性扭轉,鋼鐵產能仍然屬于絕對過剩。如果因市場暫時性回暖而盲目復產、擴產,未來必將再陷虧損的泥潭。正因如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充分利用市場手段
網民指出,兩起事件暴露了去產能之難。要梳理其中的原因,對癥下藥。債務處置是去產能的核心問題。債務高而市場陷入長期疲軟,導致鋼鐵企業的資金鏈脆弱。若強行破產清算,又容易造成金融市場動蕩。此外,職工安置也是難題。如何平衡去產能、保就業和防風險間的關系,降低去產能的“負效應”,考驗著有關部門的智慧。
網民“朱連齋”表示,鋼鐵企業去產能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徹底清查哪些是必須去掉的產能。另一方面,要練好企業內功,把偶然因素對去產能的影響降到最低,切實打好去產能的持久戰。
網民“遠山”認為,在鋼鐵業去產能的整體工作中,也要充分發揮市場化配置作用。不少過度依賴鋼鐵煤炭等能源型產業的中西部地區,政府需要繼續強效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打破行業準入玻璃門,讓更多社會資本無障礙進入,在政策及融資上給予民營企業更多國民待遇。“要在公共服務的供給側改革上做文章,引入更多市場資源,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去產能改革的政企雙向轉型。”
(記者 班娟娟 整理)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