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分析研究了2017年經濟工作。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李寧認為,從相關報道可以看出,2017年的經濟工作仍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推動力,對于推動經濟可持續和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總結2016年經濟工作,闡明經濟工作指導思想,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李克強在講話中闡述了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并作總結講話。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此前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分析研究了2017年的經濟工作。
從相關報道可以看出,2017年的經濟工作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顯然,2017年的經濟工作仍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如何看待2017年經濟工作繼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宏觀調控主線?它對于經濟工作有何重大意義?
首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體現了宏觀調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具體工作任務。經過一年多的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效。國家統計局三季度數據顯示: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6%,自4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積自3月份以來連續7個月減少。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4%,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0.17元。
但實事求是地講,這些成績還只是初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全要素的生產率水平。因此,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仍然需要持續化解不同行業的過剩產能,降低企業的成本。需要補齊的短板也很多,特別是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短板,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成的。因此,承接去年的宏觀調控思路,一棒接著一棒干,直到達到確定的目標,體現了中央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其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的重要抓手。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的重要抓手,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除了在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有具體的調控指標之外,更多的是長效機制的改革,涉及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特別是用市場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問題時,必須堅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兼并重組來實現產能的重組。我們知道,國有企業改革又涉及到市場對資源的配置改革,這是目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涉及到政府職能的轉變等,牽引作用非常明顯。
另外,財稅體制改革,不僅關系著政府和企業的收入,還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重塑以及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等問題,涉及到整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牽引作用的重大意義更加突出。
最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推動力。對于經濟新常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這三個方面的特征,特別是第二和第三個特征,正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比如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其實就是淘汰不適應人民需要的落后產能,發展新型產業,以滿足人民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這是“三去”的重要方面。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也體現了供給側改革對減稅的要求,即通過減稅來激發企業和個人的生產積極性,特別是新型行業的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推動力,對于推動經濟可持續和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李寧)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
如何看待靚麗的“就業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