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譚浩俊認為,要想了解東北經濟,就要了解東北經濟的歷史;要想讀懂東北經濟,就要充分理解東北人的精神;要想評價東北經濟,就要客觀公正地關注東北經濟。東北經濟仍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19日正式印發《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這是國家層面促進東北振興的第四份重要文件。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新一輪東北振興全面啟動實施。(12月20日《經濟日報》)
一直想糾正一種說法,就是不要用“不行了”來形容東北經濟。
的確,東北經濟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很多人眼里,東北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是為中國經濟扛大梁、當臺柱、做支撐的。所以,看到東北經濟出現困難,就立即用過去的標準去衡量和評判,并得出“不行了”的結論。
顯然,這樣的結論是沒有經過客觀分析和認真思考的。如果真的要說“不行”,那就是我們對東北經濟的認識不行,對東北經濟的了解不夠,對東北人缺乏信心。要知道,大慶、鞍鋼、一汽這些凝聚了東北人智慧的企業,曾經讓多少中國人心潮澎湃。
正如一個人一樣,艱苦勞累后需要休養生息,東北經濟也一樣。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它都在為中國經濟發展超負荷運轉,客觀上忽視了一些重要的改進與提升的機會。因此,現在到了慢下來“補課”的時候了。而且,此次東北經濟的調整與修正,不是一時一隅之策,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整體戰略。
因為調整與修正的力度比較大、范圍比較廣,所以東北經濟出現下滑也是正常現象。即便經濟增長速度處于全國靠后水平,也絕不能用“不行了”來形容。對東北經濟來說,這只是暫時的沉默,而不是沉淪,沉默過后,就是爆發。
事實也是如此,東北經濟已經在緩慢提升。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596.81億元,同比增長6.4%,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黑龍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3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公共財政收入由上年同期下降15.8%轉為增長0.6%。前三季度,雖然遼寧經濟仍為負增長,但是降幅也在收窄。也就是說,東北三省的經濟都在好轉。
盡管東北經濟遇到了困難,但是,東北經濟的基礎仍然是比較扎實的。據介紹,《規劃》圍繞制約東北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結構優化、協調發展等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完善體制機制,是東北振興的治本之策。東北迫切需要的,是對現有體制機制的改革和發展理念思路的調整。如果東北能夠像沿海開放地區一樣,敢于打破“鐵飯碗”,敢于沖破現行的體制約束,敢于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那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就會釋放出來。
所以,要想了解東北經濟,就要了解東北經濟的歷史;要想讀懂東北經濟,就要充分理解東北人的精神;要想評價東北經濟,就要客觀公正地關注東北經濟。東北經濟仍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東北人正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吹響東北經濟振興的集結號。(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譚浩俊)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全面振興東北取決于全面改革推進
東北振興,精氣神要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