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總部機關改革“靴子”落地,改革進程牽動人心!據悉,本次改革,在先期調整對外合作部的基礎上,再壓減機關部門1個,撤銷專業分公司1個,機關人員編制和處室總量同步壓減20%,也就是說減人和減機構同時進行。(12月14日《中國石油報》)
今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負責人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國務院關于國有資產管理與體制改革情況的報告》時指出,國企冗員過多、“人浮于事”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實現營業額11504.37億元,同比下降11.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1億元,同比下降94.4%。營業額、凈利潤雙雙大降,意味著中石油很難再養活“閑人”,中石油此次“瘦身”很有必要。
這里所說的“閑人”,并不是說一些員工無事可做,而是說“事少人多”,人事比例失衡。一般來說,“人浮于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與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等問題“穿著連襠褲”,一并構成了國企“機關病”。其實,這種“病”不僅存在于中石油身上,在國企總部機關表現尤為突出。
因為不少國企是從原行業主管部門脫胎而來的,身上的“機關基因”或者機關作風還未完全褪去,多數國企無論機構設置還是人員編制都是一種行政化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國企的效率、成本必然與真正市場化的企業有一定差距。
筆者以為,國企“機關病”不僅是部門職責交叉、“人浮于事”,還有其他問題。譬如,去年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專項巡視反饋情況顯示,有的國企存在“貪賄病”,如貪污賄賂、濫用職權、陽奉陰違等;有的國企存在“作風病”,如公款旅游、公款吃喝、濫發獎金等。這些病其實也是一種“機關病”,過去曾存在于某些政府機關。有必要通過改革徹底改掉這些“機關病”。
如果以現代企業制度來全面審視,或者與一些優秀的民企來比較,就會發現更多問題。無論是中石油還是其他國企,唯有徹底改掉各種“機關病”,國企才不像機關像企業。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