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11”電商促銷高峰的臨近,11月2日,江蘇省工商局召集蘇寧易購、京東商城、同程網、途牛旅游網等省內多家電商平臺負責人,針對“雙11”電商促銷期間可能出現的網購商品質量、物流配送、售后服務、消費糾紛等問題提出明確要求:電商在促銷中不得擅自提高折扣商品退貨門檻;不得變相漲價,先提價再打折等。(11月3日《揚子晚報》)
從過去的經驗看,“雙11”既是電商促銷的高峰期,又是消費糾紛的集中期。在此期間,不僅先提價再打折、以次充好等欺詐現象多發,而且由于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網購商品,各環節的服務質量也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平時不太容易出現的霸王條款,也極容易在“雙11”前后出現,比如打折商品不退不換、取消訂單要付違約金等,其原因可能是人手不夠難以應付,但結果卻是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以前對于這類行為,多以事后查的方式來處理,盡管事后查仍能為消費者挽回一些損失,并讓相關負責方付出一定的代價,但也不可否認,事后查對消費權益的維護很難到位。首先,事后查說明侵權已成事實,無法減少消費糾紛總量。其次,必然有一部分消費者無法發現權益受損或質量問題,或因怕麻煩而選擇隱忍。第三,事后再查,各方都付出更大的“扯皮代價”,不利于將紛爭控制在最小范圍,將損失降到最低。第四,“雙11”電商銷售的產品多,消費糾紛總量大,無法一一兼顧。
因此,針對“雙11”期間的產品及服務質量,工商部門與其事后查,不如做好提前預防。通過提前約談電商,為電商扯扯袖子、打打“預防針”,打消其僥幸心理,阻止一些正在醞釀中的不良商業行為。即使部分電商仍不聽招呼,也至少能夠做到先禮后兵,事后查時,電商無法再裝糊涂,也勢必更服氣。
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最佳境界,是產品與服務質量過硬,是雙方和和氣氣沒有糾紛。提前防能夠減少糾紛,是維護消費權益的良好途徑。但提前防除了要集中談話,更應該包括前置性、全過程監管,假如在電商促銷的各環節,都有監督力量在左右,消費者事后的煩惱就會少很多。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