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悄然而至,消費者為涌來低價潮狂歡而雀躍。“剁手黨”打雞血熬夜秒殺刷卡,新一輪的網購廝殺大幕又要拉開。撫今思昔,感概萬千;此時此刻,心潮澎湃:“雙十一”想說愛你真不容易。
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當當、1號店等電商平臺,早在一個月前就做好準備,紛紛在電視、網絡、報紙、廣播等各大媒體平臺滾動播出自家廣告,為銷售活動大打促銷牌,為爭得更多客戶群使出渾身解數,在各路廣告狂轟濫炸下,消費者選擇誰?不論選擇誰,買得放心、買得舒心、買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每年“雙十一”期間,電商的主要促銷手段是大幅打折、低價特賣,通過超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光顧,經過多年的電商促銷大戰,很多網購買家下意識地認為,“雙十一”就是一個低價狂歡節,標明了低價、特低價、全年最低價的商品是最優惠的價格。
沒有料到的是,一部分經營者會存在“先提價、后打折”、“以無庫存為由不予銷售”、“單方面變更甚至撤銷促銷”等問題,部分品牌商會先提高商品售價,然后參與促銷活動,致使折后價格實際上是原銷售價格,甚至高于原銷售價格,令不少消費者紛紛中招,只能大呼上當受騙。
同時,還有打著“特價”旗號的商品,成為商家吸引客流、帶動店鋪內其他商品銷量的促銷手段。消費者往往為了這些“特價”商品并為了包郵而“湊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可這些“特價”商品往往最后都不能到達消費者手里,商家隨便就以“缺貨”、“備貨不足”等理由不發貨,將消費者打發。此外,還有以假充真、以新換舊等欺騙手段。
目前,網絡上制假售假的現象十分嚴重,網店假名牌滿天飛。部分店家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在活動期間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商品,消費者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實則卻是花錢買了假貨或高仿貨。
還有一些電商存在著不公平格式條款和不合理附加要求等問題,加重消費者責任,在消費者下訂單并支付成功后,網站以惡意消費為理由,未與消費者協商,單方取消訂單;還有的商品網站顯示有貨,但消費者下單后,網站稱工作失誤或貨源不足自行取消訂單。
另外關于電商銷售數據造假,為了拼銷量而刷信用、刷流量,甚至修改后臺數據等,從而給外界一種火爆的錯覺。網店由于投資小、門檻低,以致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在激烈的價格戰之下,不少網店銷售假冒或者不合格商品。
由于是網購,消費者只能通過文字、圖片資料、信用數據、評價消息等來選擇商品,使得其更容易上當受騙。顯然,虛假促銷、編造虛假數據,已經成為電商行業的流行弊病,不僅破壞了自身形象,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也阻礙了整個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往年“雙十一”打折季期間,送貨不及時,不能在承諾或與消費者約定的時間送到;送貨上門后,為了趕時間,快遞員拒絕消費者驗看商品;消費者退貨或訂單被取消后,遲遲不退還貨款;網站不開具銷售發票,拒絕協助購買節能補貼產品的消費者領取補貼;對于三包期內商品,不履行三包義務;購買商品后,不能及時兌現促銷返券等等狀況層出不窮。各種花樣翻新的不公平條款、虛假數據等都傷了網絡買家的心。
是否是正規渠道購買商品就不會被騙?這可不一定,有網絡賣家會以“訂單有誤”等理由將買家誘拐使用其他通訊工具,然后在發送一個全新的鏈接,誘騙其輸入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等私密信息,一旦輸入,這些信息就流入了不法分子手中,達到其盜刷銀行卡的目的。
消費者在收到此類電話或短信時,應直接回撥官方號碼核實,不要輕易登錄對方提供的網址,更不要輕易輸入各類密碼、賬號等個人敏感信息。騙子會在各淘寶商家的交易記錄里尋找用手機號注冊的買家,隨后冒充客服人員誘騙消費者登錄“釣魚網站”,獲取消費者的銀行卡信息,再騙取消費者的短信驗證碼完成交易。
此外,掃描二維碼、透露動態碼也可能遭騙。二維碼極有可能是能偷盜網銀的病毒,一經掃描,買家支付寶、余額寶中的錢就都會被轉走。而網購后,騙子賣家會要求買家提供網銀動態密碼,在獲得“動態密碼”后將錢轉至自家賬戶。所以,動態密碼千萬不能隨意透露。
如何防范消費欺詐、不掉入網購“溫柔陷阱”?希望有關部門要鄭重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按照實際需要和經濟狀況謹慎購物,理性消費,避免沖動購物,審慎選擇網購商家。
千萬不要輕信不明短信提示或陌生來電,在網絡交易和付款充值時警惕任何不安全的鏈接,不要輕易嘗試點擊賣家通過MSN、QQ或E-mail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鏈接或者圖片等,不要輕易支付第三方給的非所需商品的鏈接,防止電腦被木馬軟件操控。
在消費時,消費者最好選擇信譽度高的網站,注意貨比三家,謹防陷入商家“先提價后打折”陷阱;注意保留交易信息、聊天記錄和購貨憑證。收貨后要及時驗貨,發現問題后及時退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