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網傳河南衛輝交通暴力執法、拿石頭砸破車窗一事,河南省衛輝市交通局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已獲悉此輿情,當地黨委政府已派人對這一案件進行調查核實,結果將第一時間作出通報。(7月12日 《重慶晨報》)
一塊大石頭砸“火”了河南省衛輝市交通局,圍觀者不計其數,搜索指數打了雞血般地往上躥。作為一個“寧可食無肉,不可耳無聞”的普通網民,我也在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和各方的聲音。只不過在關注和傾聽的同時,我的直覺告訴我,事情可能還沒完,別急著下定論。
不可否認,在事實未清的情況下,圍觀者很容易由各持己見、各抒己見發展為選邊站隊、唇槍舌劍。有的人一看到暴力執法字樣,就馬上跳出來全力支持被執法者,仿佛被執法的,永遠是弱者、永遠需要保護、永遠有冤。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力挺執法者。在他們看來,執法力度有必要硬一點兒。筆者以為,雙方雖然觀點碰撞,甚至擦除火花,但出發點基本一致,都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
既然如此,我們圍觀者不妨先停下口水戰,先多看多想多問問。比如,我們可以多看看相關報道、后續新聞以及涉事雙方的態度和言論;多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交通執法隊員為何會動粗,大車司機為何不敢(或者說不愿)開門,雙方沖突的“導火索”又是什么;至于多問,則更為重要。一方面,要多問問當地黨委政府調查核實的進度,防其“爛尾”。另一方面,也要問問爆料人,視頻內容可有編輯刪減。尤其需要問的是,網友@塞舌爾浮萍透露的“司機喊人打執法者,然后開車逃跑”的猛料從何而來,可有佐證。
實際上,這些看、想、問的過程,就是尋找真相的過程。通過簡單的一則新聞和幾張圖片,我們只能得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只有將這些“碎片”按邏輯和常識有序拼接起來,才能最大程度上還原事實真相。即便“碎片”太少,不足以還原事實真相也沒關系,我們還可以不斷追問,倒逼雙方提供更多“碎片”。在如此這般的圍觀探秘過程中,圍觀者所代表的社會力量不會偏廢一方,只會將風向引向正義和真相。
總而言之,對于河南“砸窗執法”,圍觀不宜帶情緒,更不能急著選邊站隊,而應該客觀、理智地分析評判。畢竟,公道自在人心,法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放走一個壞人。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