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盒、農藥瓶、醫療輸液器……堆積成山的生活和醫療垃圾,數年間源源不斷地運倒在廣東化州市橫江水庫旁邊。水庫所在地的良光鎮政府,正是垃圾的主要傾倒者。水庫附近村民為勸阻外來垃圾運進,在入口處豎起一個個告示牌,警示勿往此處傾倒垃圾。良光鎮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向媒體這樣解釋,化州市因為沒有垃圾焚燒廠,被逼無奈選擇橫江水庫邊的山頭堆放生活垃圾。(7月10日東方網)
現實遠比文學精彩,最大膽的編劇也編不出如此離奇、荒誕的劇情:傾倒垃圾的是當地的鎮政府,阻止的反而是當地的村民,整個來了個“乾坤大挪移”。鎮政府本身就承擔著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職責,卻非但未能嚴格履職,反而帶頭實施涉嫌違法犯罪的非法行為,堪稱是真正的黑色幽默。
傾倒垃圾造成環境污染,有可能涉嫌犯罪。我國的《刑法》修正案八增設了污染環境罪,明確“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是犯罪行為,應當按照其所造成的損失,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明確了立案的標準,本案雖然未經偵查勘察,尚難以定論,但從其行為持續的時間、傾倒的范圍以及當地村民所反映的后果來看,已經對水庫及其周圍地區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對此,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也并不否認,只是強調當地缺少客觀條件,沒有垃圾焚燒廠,被逼無奈才出此下策。這樣的解釋聽上去似乎情有可原,但實質上根本不堪一擊,是典型的狡辯,暴露出當地政府在此問題上的錯誤認識。
因為,鎮政府本身就擔負著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職責,它應當比其他部門和村民更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更了解科學處置垃圾的基本要求,此其一。其二,條件都是創造出來的,當地沒有垃圾焚燒廠是事實,但這不能成為不作為的理由。沒有垃圾焚燒廠,就該選擇其他的處置方式,比如建設垃圾填埋場,而不是隨意傾倒,無所作為。即使是建設垃圾填埋場,也要做好規劃,合理選點,避開水庫等水源地,而且要嚴格做好防滲漏等技術措施,可見,鎮政府隨意而為的背后,還存在著嚴重的瀆職行為。其三,以被逼無奈為自己開脫,邏輯上也不通。如果被逼無奈就可以為所欲為,甚至違法犯罪,那么還講什么秩序、什么法治?如果沒錢,被逼無奈就可以偷盜搶劫;如果有仇,被逼無奈就可以殺人放火,那么我們的社會早就變成了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因此,鎮政府以客觀條件受限來為自己污染環境的行為開脫,根本站不住腳。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單位也可構成污染環境罪的主體。因此,必須嚴肅追究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包括涉嫌犯罪的刑事責任。同時,也應當追究鎮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瀆職責任。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