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當社會公眾真正理解、關注、熱愛科學的時候,科學才能真正成為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力量。科普工作是聯系社會公眾和科學的橋梁。因此,如何使科普活動有效地走進社會公眾成為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當然,時代不同了,科普的方式也應與時俱進,但傳播、普及科學知識是社會不變的主題,也是科學工作者和專業管理部門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昨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科普是聯系公眾和科學的橋梁
科學作為人類最基本的一種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通過提高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的方式,滿足社會公眾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使社會公眾理解和認同科學,并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使科學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同時,以事實判斷為基礎的科學知識的客觀實證性、科學思想的質疑批判性、科學實踐的可重復性、科學理論的可證偽性為人類精神生活的新陳代謝提供了一個科學框架和知識基礎,是社會思想變革的有力杠桿,是構筑人類社會思想、價值體系的基本信念。由于新的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舊有的文化觀念、思想傾向、民風習俗往往存在矛盾沖突,所以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的社會傳播有時需要幾代科學工作者前仆后繼、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為社會公眾所理解、認同。從哥白尼的“日心說”到百科全書派的啟蒙運動,經過幾百年的努力,人類才迎來了被稱為科學世紀的19世紀。當社會公眾真正理解、關注、熱愛科學的時候,科學才能真正成為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力量。科普工作是聯系社會公眾和科學的橋梁。因此,如何使科普活動有效地走進社會公眾成為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
科學性是科普工作的立命之本
科普作品首先要力求做到內容的科學性,科學性是科普工作的立命之本,在介紹科學發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時,尤要注意。因此,科普作品最好的作者應是該領域的科學家或科學工作者,因為他們對該領域的科學內容和發展動態最為了解,一般不會出現科學內容上的硬傷。不會用戲說、大話歪批的方式,以娛樂公眾的名義傳播錯誤的知識,甚至是偽科學。科普作品的首要責任是教育公眾。霍金在其自述《我的公眾科學觀》 中強調:“科學節目 的電視制作者應當意識到,他們不僅有娛樂公眾的義務,而且有教育公眾的責任。”霍金充分認識到科學家一項重要的工作和社會責任,就是如何有效地加深社會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和熱愛,提高他們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情,有必要為公眾提供一條他們能理解、感興趣的閱讀當代科學之路。他的《時間簡史》 等科普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暢銷,充分說明霍金的科普工作滿足了社會公眾的需求,得到他們的認同。越是有聲望的科學家,他們的科普工作越有社會影響。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和專業科學工作者滿懷科學激情和社會責任感投入到科普創作中去。美國申請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時,有一項制度規定,基金的獲得者必須履行對中小學老師和學生進行相關的科普講座,這是從制度層面上保證科學工作者的這一社會責任。同時,社會的各種媒介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杜絕、抵制娛樂公眾的“戲說歪批”風,擔負起教育公眾的社會職責。
作品表現形式關乎科普效果
科普作品的表現形式是有效走進社會公眾的重要因素。由于社會各階層公眾的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等客觀上存在差異,同時,社會信息傳播媒介的發展改變了社會公眾接受各種信息的方式,閱讀習慣和欣賞口味也會存在差異、發生變化。因此,科普作品的表達方式如何適應這種差異和變化成為科普作品能否滿足社會各階層公眾需求,得到他們認同的重要條件。霍金在 《我的公眾科學觀》 中說:“哪怕是最成功的通俗著作也只被人口中的一小部分所閱讀。只有電視才能觸及真正廣大的觀眾。”雖然《時間簡史》 發行數量巨大,但是真正讀完并理解它的人不會很多。霍金看到了這一點,才動議創作拍攝了6集電視系列片 《斯蒂芬·霍金的宇宙》,吸引了大量觀眾。他又和另一位物理學家合作,寫了 《時間簡史》 的普及本。目的都是為了有更多的社會公眾理解、關注、熱愛當代科學,滿足他們對自然和科學的興趣與好奇。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科技成果對公眾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隨著公眾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公眾對自身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的關注也日益加大;自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公眾有了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廣闊空間。這些因素使得一些偽科學有了市場,加上一些無良媒體的推波助瀾,“神棍妖道”和種種偽科學知識此起彼落,給公眾認識造成極大的混亂。而科普工作的嚴重滯后不能不說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回想一下,上世紀60年代《十萬個為什么》 科普叢書給青少年和社會帶來多大多好的影響。當然,時代不同了,科普的方式也應與時俱進,但傳播、普及科學知識是社會不變的主題,也是科學工作者和專業管理部門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