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課程考試題型單一、試題過于簡單”“考題與往年重復率高”“部分學生考前突擊得高分影響公平”“部分通識課授課方式傳統(tǒng)”……這些尖銳的意見來自蘭州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蘭州交大”)3名本科生寫給校長和教務長的3封建議信。(5月23日《中國青年報》)
教與學的矛盾,考與分的較量,一直以來是教考工作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們就是傳統(tǒng)教育身上的那塊“軟肋”。學霸考試之惑的新聞之所以會引發(fā)熱議,因為它與以往高校教考故事的版本大相徑庭。以前那些幾近“雷同”的劇情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學子們的“尷尬”境地和“凄苦”命運,他們雖認真學習積極備考卻因考試試題之難慘遭掛科,他們雖尊師重道卻并未在關鍵時刻得到老師們“高抬貴手”的關照。而這次故事的起因卻是因為學生們主動“找茬”提建議,他們認為試題過于簡單、題目陳舊、重題幾率大……一句話,他們認為高校現(xiàn)行的教學模式和考試形式已經落伍。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拋開蘭州交大學生對考試質疑的對錯不論,單是他們的質疑精神就足以獲得輿論的稱贊,更何況作為教學主體之一,他們的發(fā)言里還是有很多“干貨”的。作為從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高校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學生生涯的分水嶺。歷經十年寒窗苦讀,完成高考龍門一躍之后,學生們的學習重點也隨之發(fā)生改變,汲取專業(yè)知識和提升自我修養(yǎng)成了最主要的“功課”。是教育就該有考核,是考核就可以嘗試考試的路子。“功課”好壞通過考試見高低天經地義,但當考試無法承載被賦予的“使命”——出現(xiàn)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難區(qū)分之時,考試的作用將被大大弱化。特別是在教之不當、考之不妥成了謀殺學子努力的最大元兇時,高校教學模式和考試形式被質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毋容置疑,高校以及老師們?yōu)榻炭几母镆策M行了大量努力和嘗試,這也是推動高校教育事業(yè)進步的重要力量。雖然高校教育這道美味任憑廚師再怎么烹飪,仍會出現(xiàn)眾口難調的局面,但是我們仍然希望更多的人在品嘗時可以食之有味。今日的天子驕子已與往昔大不同,他們更向往專注、廣博、自由還有創(chuàng)新,被動式的講堂、與實踐脫節(jié)的理論說教、一成不變的考試模式已不能完全點燃他們的學習熱忱,他們呼吁“立體化教學”“翻轉課堂”“模塊綜合授課”“主題體驗”“問題導向追蹤”“科學人性試卷”等全新的課堂體驗和考試方式,他們愿意身處其中,也愿意為此拼搏努力。
當然,高校教考模式“變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蘭州交大學校方面的反應,讓我們感受到高校對學生建議的重視。如果我們的高校和老師能夠繼續(xù)沿著這條路去探索和創(chuàng)新,那么高校教育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