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又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博物館是文化遺產的堅實守護者,它本身就是老百姓身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觀;其他文化景觀如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如果能蓬勃發展、百舸爭流、百花齊放、交相輝映,既可促進一個地方的文化升級,又能給博物館培育出一片更適宜生長的土壤,使之發揮出更加巨大的歷史與現實價值。而要讓博物館成為每個城市最為耀眼的文化景觀,還要對它“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做不少功課。
當有更多的資金助力博物館生存。有數據顯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博物館數量不斷增多,到2014年全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已有4510座。一些地方對待博物館,重數量未必重質量,有的甚至僅追求數量,一些已建成博物館生存堪憂,或接近于閉館狀態,或不敢運營,只能關門謝客。公共財政投入的資金畢竟有限,且博物館是公益事業。這就需要我們個人以及企業,都擔負起保護我們身邊每一處文化景觀的責任和義務。有錢的出錢扶持博物館發展,無錢的出力建設維護博物館及保護文物,眾人拾柴,博物館事業的“火焰”定會越燒越旺。
當有更多的措施激發博物館活力。博物館的天然使命,是保管好館內外的文化遺產,它們要么是我們的歷史記憶,要么是我們的鄉村記憶,要么是我們的城市記憶,總之是我們不可多得、日漸稀少的歷史文化記憶。正因如此,博物館的延伸使命則是教育功能,是老百姓獲得歷史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的大課堂。國有博物館應通過免費開放,民營博物館應通過低價經營,再加上豐富多彩的藏品展覽、新奇有趣的互動體驗,廣泛吸引老百姓入內,接受厚重的歷史文化的熏陶。當博物館有了生機與活力,它就不會再是閑置的“歷史資料庫”了。
當有更多的力量獻身博物館發展。除了一些博物館生存艱難,我們的博物館事業還有一個讓人揪心的問題:文物保護與修復人才匱乏。不少人認為文物修復師孤燈清影、皓首窮經,或認為修補文物乃“雕蟲小技”,不愿從事。有報道稱,目前一些古籍、書畫等文物,損毀和自然老化現象嚴重,修復速度遠遠趕不上折損老化的速度。而它們都是不可再生、記載歷史、延續文化、傳承文明的寶貝,亟待保護。前不久熱播的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則讓我們看到,文物修復師也是大國工匠,能讓古老的民族文化與文明煥發出燦爛的光彩,大有可為,豈可輕視?
總而言之,博物館事業真的需要我們“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博物館是人類歷史記憶的保存者,沒有它,我們如何認識歷史、認識現在、啟迪未來?博物館是民族文化與文明的涵養源,沒有它,我們的民族文化與文明就可能出現斷層。有人還說,“博物館是將過去、現實乃至未來聯結成生動的時間之河的紐帶,時間的洗禮增添了它的神圣”。對如此重要的文化景觀,我們焉有不重視、不建好、不利用好的道理?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