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京出差的關先生在網上爆料,中聯鑫華酒店西客站店服務員竟用潔廁液和馬桶刷清洗客房用的水壺及茶杯,引發網友熱議。15日,酒店經理對此表態,事發后已辭退涉事的服務員和客房經理,并會對酒店工作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希望有機會向關先生當面道歉。(5月16日《北京晨報》)
經濟酒店的衛生亂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此次關先生的遭遇,僅僅是再次加深了公眾的“實用性”認知,即在外住酒店只是在租床位,其他用品盡量自帶。而比起公眾的見怪不怪,酒店工作人員的微笑應對,更讓人氣憤,他們的“習慣”似乎也從側面證明了,酒店衛生亂象的整治,難度恐怕要大得多。
每當遇到這樣的新聞,我們譴責的對象,除了酒店方面的商業道德,還有監管部門的責任缺失。但吊詭的是,面對酒店單方面信誓旦旦的整改承諾,以及相關部門的罰單,酒店衛生亂象仍舊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觀,原因何在?或許,快捷酒店當下的這種商業模式,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值得各方去反思。
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0年,一些上市的經濟型快捷酒店,就已經呈現了利潤、入住率雙降的態勢。但核心區域和黃金地段布局的基本完成以及開店費用的上升,就意味著要想繼續依靠自身拓展擴大規模將會越來越難。于是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降低成本的現實需求,快捷酒店都紛紛選擇靠引入加盟商來擴大自己的規模。
選擇這種模式有兩大好處:一是加盟店由加盟商來投資,省去了投資成本,同時還帶來了效益;再者,加盟店的虧損并不會計入上市公司財報。但隨著快捷酒店如此粗放的擴張,既想著降成本還要搶市場,“吃著碗里瞧著鍋里”,那么帶來的衛生亂象等問題也必然在情理之中。
從橫向來看,降成本也意味著降服務:本該三個人做的事情卻讓一個人做,自然就會偷工減料;本該具有專業知識的服務人員,卻在招聘中基本不設門檻,僅僅是“能干活就行”;本該消毒的卻不消毒,為的就是節約成本……
從縱向來看,加盟店的迅速擴張直接帶來了嚴重的管理問題。要知道,這些加盟店在執行相關衛生標準的時候,本來就不專業,但總部還不能管制太多,因為生怕他們會因此而退出加盟。或許也正因為此,每當快捷酒店衛生亂象被曝光,總部都是急著為其“擦屁股”,信誓旦旦地承諾,但卻始終不能杜絕下一家被投訴和曝光。
盡管我們呼吁監管部門要負起責任,給公眾一個交代,但就快捷酒店自身而言,真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的商業模式。必須要明白,市場的競爭當然需要從成本角度去考慮,但其前提絕對不能以降低服務質量、犧牲消費者利益為代價。那些珍惜自身信譽,在提供有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的企業,才會贏得消費者的持久信賴,倘若不顧此而只是追求短期利益,重利潤而輕服務,人們總有一天會親自“用腳投票”。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