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網絡上一則“玩具車撞后倒地不起”的話題在網絡上被引爆,附帶的視頻中顯示,一名老人單手扶著一輛紅色的兒童玩具車,一名女士帶著孩子在旁理論,視頻發布后,有網友調侃“碰瓷出了新高度”,也有人指出,“可能是被小車碰到了,摔倒了真的受點傷”。坐等真相!記者剛剛從重慶市巫山縣宣傳部辦公室了解到,視頻中的事件確實發生在巫山境內,老人在倒地前被玩具車擦到過,經確認老人確實受傷了。(3月24日《法制晚報》)
玩具車將人撞傷,看似可能性很小,但并不意味著這樣的事不會發生。然而當那段玩具車撞人視頻出現后,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碰瓷出了新高度”。當然,也有一些網友在這樣的視頻面前,保持了克制,這部分網友選擇了求證,以及在充分的信息發出后再做出判斷。
有人將類似的輿情變化稱為輿論反轉。表面上看,是輿論觀點的前后對立,從實質上看,是新聞實事由殘缺到充分呈現過程中所引發的波瀾。在隨身智能設備廣泛普及,社交媒體發達的當下,人人手中都有書寫、拍照、拍攝視頻的工具和發布平臺,信息傳播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與此同時,留給獨立思考的時間卻不多了。標題黨們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間。忽略對事實的求證,先入為主的判斷,成為習慣。
此外,武斷地為事情定性,在很多時候往往也有情緒的因素。就此事而言,之所以很多人調侃“碰瓷出了新高度”,是因為惡意碰瓷的案例層出不窮,且因訛人者的作惡成本很低,這樣的背景下,輿論對于碰瓷的憤怒之情難以消解。當“玩具車”與“倒地不起”聯系在一起,被認為是碰瓷,更多是源于情緒化的判斷。
對于理性的缺失,解決之法當然是喚醒獨立思考的能力,唯有更多的人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信息的判斷更加準確,思考不限于一個標題、一張圖、甚至一個視頻,而是有更多求證精神。那么信息由殘缺到變得完整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嘩眾取寵的信息投機者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間。
然而,想要改變固化的情緒卻很困難,尤其是憤怒很容易影響理性判斷,當一個人對某類事情非常氣憤時,你很難勸其心平氣和地去分析。在這方面,需要的是對規則的捍衛。就碰瓷而言,為何這類訛詐行為頻現?它的成因或許是復雜的,但不可忽視的是規則的失衡,碰瓷就實質而言,已然涉嫌敲詐勒索,但在現實中,碰瓷者若得逞則十分得意,若被揭穿,并有執法部門介入,也往往難以依法懲戒,大多不了了之。這正是憤怒所產生的原因,也正是阻撓人們在類似事情上作出理性判斷的癥結所在。
信息傳播越快,越需要靜下心來思考。而理性的表達離不開個人的獨立思考后的克制,更離不開規則彰顯之下的內心平和。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