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信某種程度上成為謠言的集散地或者說“批發市場”,深受其害的不僅是相關企業的聲譽、利潤,還有公眾的生活、健康,以及時下本不“富裕”且飽受爭議的社會誠信問題。謠言泛濫,對社會秩序甚至價值體系的沖撞和打擊,不是幾場官司就能挽回和修復的。
“肯德基的雞有六個翅膀”、“康師傅的方便面是用地溝油做的”、“娃哈哈爽歪歪里有肉毒桿菌”——6月9日的《新京報》刊發了有關微信公眾號散布謠言牟利的報道,并揭示了這些食品謠言背后的利益鏈。而深陷謠言之中的肯德基、娃哈哈等公司,已于今年4月起紛紛將涉嫌傳謠微信號背后的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如今微信朋友圈里的謠言,可謂五花八門,今天說櫻桃里面有白蟲子,明天說荔枝都是用藥水泡過的;今天說“×××有劇毒,吃了會死人”,明天說“×××功效好,能治很多病”;今天說“微波爐加熱牛奶會致癌”,明天說“小龍蝦是蟲不是蝦”……看久了,很容易有一種“這日子沒法過了”的感覺,吃什么、做什么,都可能面臨選擇性障礙。
謠言背后,不僅僅是惡意中傷,更是精心策劃和金錢交易。根據報道可知,微信推廣已呈公司化、鏈條化趨勢。絕大多數涉事公眾號背后均有母公司的身影,且同一家公司旗下擁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公眾號來推動謠言傳播,每個公眾號還有自己的“下線”。這種“傳幫帶”的經營模式,使得謠言的傳播速度超乎想象。
“每推送一條謠言800元,頭條價格更高,粉絲越多收費越高”——對造謠者來說,有時只需要“動動手指”,錢便賺到了,而對被潑臟水的企業來說,損失可能無法估量。大多數公眾面對自己無法判斷真偽的信息都會“寧信其有”,于是一些商品自然要失去市場和銷售預期,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產品和聲譽受到質疑。
問題的關鍵在于,微信里的謠言并不限于食品領域,謠言造成的惡果,有些可以用金錢來衡量,有些卻不能。比如,一些謠言對人們生活節奏、日常消費的擾亂——一些中老年人容易被養生知識吸引,于是開始喝檸檬水,做大蒜汁,購買一些“延年益壽”的保健品。比如,一些謠言引發的不必要恐慌,有小孩在什么地方被拐走了、某地已發生多起強奸女生案件之類。再如,一些謠言“消耗”掉的好心人的熱情和人們之間的信任。就在今年高考前,一條“朋友撿到白婭倩高考準考證,求轉發尋找失主”的微信在朋友圈熱傳,事后得知近幾年每到高考,“白婭倩”的準考證都會丟,留下的聯系方式多為吸費電話。
當微信某種程度上成為謠言的集散地或者說“批發市場”,深受其害的不僅是相關企業的聲譽、利潤,還有公眾的生活、健康,以及時下本不“富裕”且飽受爭議的社會誠信問題。謠言泛濫,對社會秩序甚至價值體系的沖撞和打擊,不是幾場官司就能挽回和修復的。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在相關部門整治網絡環境、清除“網絡霧霾”的行動中,微信不能更不該成為監管的盲區,而需進一步納入法治的軌道。通過對典型案件的處理,“殺一儆百”,讓憑借造謠牟利者付出代價;讓更多人認識到,對海量網絡信息保持清醒和理性的重要,不要為謠言推波助瀾。進而,還須推動相關法律的完善、監管的加強、科學知識的普及,以及對一些傳播“平臺”責任的厘清與追究。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