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預測,今年國慶節黃金周旅游接待人數、旅游收入有望創下4.8億人次、2700億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而出境游增幅將大幅領跑入境游增長。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2014年我國出入境旅游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已成定局。(9月24日新華報業網)
何為“旅游逆差”?直白地說,就是國人出境旅游花費的錢比外國人來中國旅游花得多。2009年,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就已經出現逆差。短短5年時間,逆差規模就從20億美元飆升至千億美元,確實有點超乎想象。
中國現在每年出境游人數大約是1億人次。國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開眼看世界熱情持續高漲,都注定了中國公民出境游人數將長期處于“上升通道”。
越來越多的國內游客選擇出境游,并且到了海外就一擲千金、血拼購物,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中國經濟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按照戴斌的測算,今年中國出境游的總消費將超過1500億美元。如果將這些消費有效地釋放在國內,對于進一步刺激內需、提振經濟無疑是很大的幫助。
仔細分析會發現,一方面,國人出境消費,把相當一部分的錢都花到了購物上,尤其是那些在國內市場上價格高昂的手表、名牌包、衣服等進口奢侈品,在國外價格更低廉不說,買到假貨的幾率也小。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內一些景區景點水漲船高的門票價格,早已招致了公眾的不滿和怨言。看看國外的景區景點,比如法國的盧浮宮、埃菲爾鐵塔,票價比國內一些二三流景區都低。
如何才能縮小逆差?這顯然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國家層面的努力,也需要地方政府、國內景區景點在旅游發展理念上的改變。
唯一的出路是深化旅游行業改革,提升國內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性價比,以更優質的服務吸引民眾。一方面,提升旅游品質,需要政策整體協調,比如如何優化我國的公眾假期制度,以避免人群在統一的假期里過度擁擠在知名景點。這需要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讓消費者能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內從容地觀賞國內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國內的旅游景區應該提升服務,淡化門票經濟,國內不少景點的門票價格幾乎三年一漲,但是管理水平與服務卻未見明顯提升。
從長遠來看,國內還需要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文化品牌,使得“洋”字不再是高大上的注解。惟有我們的消費品比肩世界知名品牌,才能促進購物旅游消費的內轉。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