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6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深圳市婦聯起草的《深圳反家庭暴力條例(草案)》進行了熱烈討論。據透露,深圳市婦聯與深圳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合作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深圳93.9%的丈夫曾對妻子施暴。(8月18日《新快報》)
首先表明一個立場,對于深圳婦聯關注家暴十分贊成,出臺條例從法律法規高度關注家暴現象,也是一種積極擔當。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婦聯的出發點顯然是有失公允的,在這個家暴條例中,遺漏了一個群體-----“女漢子”。
眼下的家暴和以往的家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說到家庭暴力,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家庭暴力的對象肯定是女性,可在有些家庭中,丈夫也會遭受家庭暴力。據全國婦聯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超2成,但男性遭受家暴的比例在不斷上升。依據全國婦聯的調查數據來看,深圳婦聯的調查是存在問題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深圳93.9%的丈夫曾對妻子施暴”。對于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我們是可以有異議的。如果說,這個調查是50年前開展的,如果是在50年前的農村地區開展的,數據是可信的。在幾十年前,在農村地區,家暴確實嚴重,而且也多是男性向女性施展暴力。
這個數據放在這個時代,是不可信的。93.9%是個什么樣的概念?這意味著所有的男人都在施展拳頭。這可信嗎?家暴確實是存在的,但是比例絕對不會這么高。原因有二,其一,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有話好好說讓家暴在減少;其二,家暴已經有了一個出口,不合適就離婚的選擇,也讓家暴在減少。
關注家暴現象是需要的,但是不能為了制定一個條例,而人為放大家暴的現象,而且只看到家暴的這一面而忘記了另一面,這是很不嚴肅的事情。
家暴也和其他事物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著不小變化。對于新時期的家暴條例來說,更要用理智的態度面對現實問題。這個家暴條例,不能只是為了維護女性權益而誕生的,而是為了維護權益而誕生的。我們關注的應該是家暴現象。而家暴現象再也不是以往的“男打女”了還出現了“女打男”。我們就不能讓“女漢子”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我們來看幾則關于“女漢子”家暴的新聞:江西省上高縣法院判過一起離婚案件,丈夫熊某經常遭遇妻子的“毒手”,經常是遍體鱗傷,六年時間被打了30多次;江西省彭澤縣馬當鎮的劉先生也是這樣,妻子李某用菜刀砍傷過他的手臂,用湯碗砸破過他的額頭;徐州某農村的汪先生只要家中發生矛盾,妻子就會大打出手,嚴重時會喊來娘家人加入到暴打行列;還有一位是山東的漢子,最嚴重的一次被妻子打斷了幾根肋骨。
家暴再也不是以往的“男打女”的“單打”了,而是演變成了目前的“混合打”。家暴形式的反轉和社會環境有著不小的關系。一是,女性維權意識增強了;二是,女性基本攥著家里的財權;三是,女性不再是以往的家庭主婦,很多是家里的經濟支柱。環境變了,也就有了家暴形式的反轉。這都是不能回避的問題。所以說關注家暴,應是關注的家暴現象,而不是僅僅看到“男打女”,還要關注“女打男”。當然,誰打誰都不對,構建和諧家庭,我們不能遺忘了“女漢子”們。
編輯點評:
男女平等,起草《深圳反家庭暴力條例(草案)》保障女性權利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對男性權利的保護。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