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4日表示,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正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黃石這6個城市推進,作為政策性住房的一種新形式,有人期望,有人觀望。所謂共有產權住房,其主要做法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后以較低的價格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配售時,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6月5日《重慶晚報》)
少花錢,先住房,看起來很美的樣子——既讓地方政府以較少的資金投入完成了保障房建設任務,又使日漸恐慌的房市有望“穩定”下來。問題是,這和之前的經濟適用房有多大區別?既然共有產權可以發揮杠桿作用,還有必要建設公租房和廉租房嗎?
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創新模式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省錢,只無償劃撥地塊,卻不用付出多少建設資金,開發商和購房者就趨之若鶩了。從根本上說,開發商都是痛恨保障房的,它令地塊稀缺,也令房價走低,更令客戶減少,低收入群體與開發商的不同訴求直接決定了雙方不可能“共贏”。因此,共有產權極容易導致保障房漸漸淪為“不公不私”的怪胎,進而損害買房人的利益和整個市場的公平性。同時,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在利益互換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利益尋租的空間,有違保障房建設的初衷。
事實上,保障房建設資金的主要缺口在于公租房和廉租房,除了中央補貼和部分土地出讓金收益外,還需要地方政府掏出真金白銀來才能夠完成。與數額龐大的“三公”消費相比,這點兒錢其實不算什么,但很多地方就是不愿做這種“沒油水”的事兒,這也是為什么多年來只見經濟適用房,鮮見廉租房的原因。而經適房的弊端盡人皆知,“房姐”“房叔”已經做了最好的證明,正因為有產權、可交易,所以經適房總是淪為滋生腐敗的工具,與保障房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個人擁有部分產權,只是減少了獲利空間,如果房價依然持續走高,恐怕仍然無法惠及真正需要保障的低收入群體,從而成為下一個經適房。
雖然保障房年年建,但似乎永遠也無法滿足真正的需要。同樣是保障房,香港就做得很好,因為他們只有向低收入居民提供的“公屋”,只允許租住,不允許買賣,同時定期回訪核查,一旦發現虛假瞞報或者居住人收入條件改善而不具備資格就要收回房屋,以供其他低收入居民居住。這種做法,使得公租房的作用得以最大發揮,同時有效避免了各種腐敗的滋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要想真正發揮保障房的效用,地方政府首先應當扭轉過去那種習慣找人埋單的思維,從政治任務與保障民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不圖一時之利,大力建設廉租房和公租房,就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徹底滿足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需求。
反之,就可能平白耗費了大量的政府投入,使保障房始終供不應求。產權必然帶來利潤空間,唯有在制度上取消或遏制其牟利的沖動,才能讓保障房真正回歸其應有的屬性,造福更多真正需要的人群。
(責任編輯: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