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車同時跨省兩地苯泄漏,甘肅張掖只收了幾千元的處置費,而陜西彬縣卻開出近200萬元賬單(6月24日《中國青年報》);張家口煤塵煙塵污染明顯,樹上的蘋果都成了黑蘋果,卻沒有環保部門管(6月24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武漢環保部門罰單從未超過20萬元,近日對違規排污的某一大型機械工業企業突然開出了121.5萬元罰單(5月3日荊楚網)……
乍一看,這些處罰,倏低倏高,畸輕畸重,同罪不同罰相差之大,令人瞠目。民法有“物權法定”之標線,刑法有“罪刑法定、罰當其罪”之界樁,而行政處罰法,因法律性質的原因而不得不經常性地與自由裁量權牽手。在我國,八成以上的法律與九成以上的行政法規,都是最后通過各級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手段來實施的。
所謂的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環保部門在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時,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酌情決定對違法行為人是否處罰、處罰種類和處罰幅度的權限。自由裁量權的關鍵詞就是“酌情決定”。我們在開頭之處舉的這些案例,都應是有關部門依自由裁量權,酌情作出了違規或不違規、重罰或是輕罰等“酌情決定”。
支持自由裁量權的法理在于這樣一些推定:法律規定不可能做到精確,法律也不可能通過機器來斷案,總是人在執法,授予人一定的自由處置權,能使案件最大限度地與具體的環境、情節、風俗習慣等相符,以達到法律的正義。這就意味著,自由處置權的幅度不可能太大,其幅度只限于一個明確的規定與另一個相鄰之規定之間的“灰色帶”。
然而,反觀我們現行的環保法律,自由裁量的幅度之差可以拉大到五倍級,這意味著基數越大,這種倍級形成的絕對差距也將無限放大。另外,對是罪非罪、違規還是不違規等兩重天的性質界定,也可以通過自由裁量來決定,這完全違背自由裁量權中的不得超越相鄰幅度之原則。
自由裁量權過濫,既容易滋生權力尋租、選擇性執法與濫用權力等腐敗行為,也不利于環保事業。法律的意義在于引導性,而引導性之基礎在于法律的明確性,法律如彈簧,時伸時縮,根本不可能給企業與個人具體的法律規則威嚴之感,反而把執法視為行政部門或某個權勢人物的私貨,可以通過法外之力來解決。
本文無意對開頭所舉之例的處罰的適當性作出判斷,只是提出對處罰時重時輕、把法律當猴耍的弊端。解決這些弊端之第一步,就是我們的環保法要作“再革新”,從粗放式規定的法律,走向精細化,就是對自由裁量權進行規范,使其回歸自由裁量之本位,讓其只守住其能守的幅度里。(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