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在莫斯科發表聯合公報稱,要“堅決抵制競爭性貨幣貶值,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貨幣政策應以國內價格穩定和經濟復蘇為目標,并盡量減小對其他國家的負面溢出效應。顯然,與會各方已經認識到了競爭性貨幣貶值的危害。
競爭性貨幣貶值有愈演愈烈之勢
競爭性貨幣貶值,指各國政府通過使自己國家貨幣貶值的方式來促進商品的出口。2009年7月9日,八國集團的聲明草案顯示,全球最大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領導人達成一致,同意避免采取貶值本國貨幣的方式來促進出口,原因是這種方式會對其他國家的利益造成損害。盡管此后的G20歷次峰會都明確聲明反對競爭性貨幣貶值和各種保護主義,但在美國采取多次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美元持續貶值的壓力下,一場競爭性貨幣貶值競賽在全球上演。
2012年年初以來,歐債危機反復和蔓延嚴重影響了歐元區經濟,對其他經濟體的外需也造成較大沖擊,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減速。面對嚴峻的形勢,為了擺脫危機,刺激經濟增長,從2012年第3季度開始,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采取價格寬松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向市場增加貨幣供應量,試圖通過貨幣貶值刺激經濟。進入2013年,競爭性貨幣貶值有愈演愈烈之勢,繼1月22日日本央行宣告再次推出“無限期”貨幣寬松政策后,韓國、新西蘭、歐元區和英國等國家的領導人和央行行長相繼表示要采取積極干預措施,通過釋放流動性,抑制本幣升值過快,以提高本國產品出口競爭力。
競爭性貨幣貶值無助經濟復蘇
貨幣競爭性貶值的結果是,經濟體國家的經濟增長并未有多大改觀,失業率也并未有多少下降。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不是流動性不足而是需求不旺。在美國目前經濟低迷、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嚴重不足的背景下,美聯儲采取新一輪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對于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美國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貨幣供應量不夠,美國更需要的是新財政刺激方案和維護強勢美元,并非讓流動性進一步泛濫。新增的流動性不會迅速進入實體經濟變為資產,而是流入金融機構和海外,催生新的資產泡沫,且有可能為未來美國和全球的通貨膨脹飆升甚至失控埋下伏筆。
日本的情況更不容樂觀,長期以來日本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外需,日本經濟陷入困境,除了受世界經濟減速、日元升值的影響之外,主要是受日本政治的嚴重拖累,導致外需大幅度下降。日本當前的主要問題是需求不足,而非流動性不足。由于經濟前景不明朗,日本企業不愿意擴大投資和生產。由于日本政府要提高消費稅稅率,對未來充滿不安的日本人也不愿意消費。由于日本民眾對經濟前景普遍感到不安,企業投資和國民消費都可能受到很大影響,這些都是量化寬松政策難以改變的。從長遠來看,日本若持續大幅印鈔,日元可能將持續貶值,而這也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可能導致日債危機。另一方面,日元貶值也將讓日本企業的海外投資遭遇匯兌損失,也使日本企業進口原料成本增加,使處于困境中的日企雪上加霜。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3月18日援引德國中央銀行行長魏德曼的話說,貨幣政策并非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藥,競爭性貨幣貶值沒有贏家。事實的確如此,從匯率變動的效果來看,如果各國都實施競爭性貨幣貶值,直接干預匯率,貨幣貶值效應部分將相互抵消,對刺激出口的效果是有限的,負面影響卻很大,容易導致本國的外匯儲備和貨幣投放量大幅度增加,將引發資產價格泡沫、黃金和資源價格飛漲,進而產生全球性通貨膨脹,最終再次導致實體經濟嚴重受損。因此,競爭性貨幣貶值并不能促進全球經濟的復蘇,反而使全球流動性泛濫、資產價格泡沫、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外匯市場更加不穩定。
競爭性貨幣貶值是以鄰為壑
世界已進入“金融化生存競爭時代”,在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變革與國家間生存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趨勢下,金融貨幣手段越來越多地成為了發達國家轉嫁危機,刺激經濟增長,維護其經濟與金融霸權的常態化金融生存競爭手段,這些手段包括量化寬松、匯率和利率操控、債務貨幣化等競爭性貨幣貶值政策措施。從長期來看,發達經濟體國家頻繁推出競爭性貨幣貶值,對自己來說是飲鴆止渴,不可持續,對其他國家來說是以鄰為壑,因此,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國家對貨幣競爭性貶值造成的危害不能掉以輕心。可以預見的是,一旦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國家的貨幣貶值從獨立行為變為普遍現象,整個世界貨幣體系就會聯動震蕩,而伴隨著不確定性的增加,發展中國家將會更多地為發達國家過度利己的貨幣政策埋單。
由于發達國家貨幣政策有很強的溢出效應,競爭性貨幣貶值造成的流動性泛濫,一方面推高了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另一方面通過資本外流進入新興市場經濟體,從而引發了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資產價格輪番上漲,并面臨沉重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嚴重阻礙了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而對世界經濟復蘇帶來負面影響。
積極應對競爭性貨幣貶值
面臨著世界經濟長期衰退的困難和問題,世界各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采取堅決而有效的一致行動,堅決抵制各類過度利己的競爭性貨幣貶值,各國應著眼于國內消費和投資的增加,采取有效措施刺激經濟,為全球經濟的復蘇作出貢獻。
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同時也要防止美國貨幣政策突然轉向帶來的沖擊。一旦美聯儲政策開始轉向,全球流動性將會轉向趨緊,全球資本市場也將迎來重大拐點,資金將撤離高收益債券以及新興市場,美元上漲,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對新興市場來說,雖然輸入性通脹壓力下降,但短期內本幣貶值、資金流出以及與美元縮小的利差,或導致本國流動性趨緊。同時,央行通過放寬貨幣政策來補充流動性的能力受限,資產價格可能受到沖擊。
對中國來說,全球性貨幣貶值競爭帶來的外部輸入性通脹的“不可控、難調節”將使我國“穩增長、控通脹”等多重政策目標實現難度加大。未來,中國的調控政策要更加及時、審慎、細致,更加具有前瞻性、準確性和靈活性,盡可能使用數量手段對沖流動性,避免本國貨幣過快升值。要始終對抑制通脹和房地產泡沫采取高壓態勢,防止通脹水平和房地產價格的借機反彈。要采取有效措施,穩定人民幣匯率,盡可能降低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嚴厲打擊跨境資金違規流動,防止熱錢等違法違規短期資本的大進大出,避免資產和金融市場大幅度波動和資產泡沫的產生。
(作者系同濟大學財經與證券市場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