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預制”一詞,相信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預制菜”了。近日,十一長假將近,“國慶還沒到,朋友圈已經預制好了”“出去玩一次發一個月”“6小時1536張照片7天朋友圈直接拿捏”等詞條成為新的熱點。簡而言之,“預制朋友圈”就是提前拍攝并準備好的朋友圈內容,分批次在特定時間發布。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預制朋友圈”這類現象出現的呢?在探討“預制朋友圈”現象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觸及當代社交媒體使用習慣的核心議題——真實性的喪失與自我呈現的標準化。
從個人層面來看,基于每個人對自身個性、生活狀態展示的渴望與現實生活模式化、同質化之間的矛盾,“預制朋友圈”在較短的時間內,以壓縮自己生活的體驗感為代價,制造出大量自由隨性的假象,滿足了個體展示自己的需要。其次,此類行為是出于“社會比較”心理,筆者認為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即“想要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從社會層面來看,隨著互聯網以及社交媒體普及,朋友圈成為個人形象塑造、情感表達、觀點輸出的平臺,并且當前人們普遍面臨學習、就業等各方面的重壓,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創作高質量的朋友圈內容,“預制朋友圈”提供了一種所謂“便捷”的方式來分享生活點滴,減輕了個體在內容創作上的負擔。
朋友圈本是我們記錄生活、表達真實自我的渠道,如今“預制朋友圈”等不盡真實的內容逐漸占領我們的微信,侵占了我們向外輸出自我、向內審視自我的通道。一天時間,四五套衣服,不同的妝容,鏡頭前的光鮮亮麗,匆忙的“暴走式”拍攝,被貼上“一生只為出片”的標簽。這似乎說明——當代部分青年群體正追求著在他人眼中幸福的自己,而忽視了享受生活本身。一日的奔波勞累只是為了朋友圈里那個光彩奪目的瞬間,卻忽略了手機屏幕之后、修圖的數據之下滿眼疲憊、漫無目的的自己。雨果曾寫道“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氣和水填滿了天空和海洋,人們的心靈卻是空落落的。他人眼中的艷羨并不能真正充盈我們空虛的心靈,我們需要沉淀,真正走進生活,感受浩氣磅礴的名山大川,感受厚重斑駁的城墻古鎮,感受各式各樣的風土人情……將所見所聞內化為所感所悟,而非只是展現為浮于表面、模式化的“精致生活”。
在信息化、快節奏的時代里,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尋找回歸真誠與個性化表達的道路,重拾那份對真實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將生活精心烹飪,制作成一道道飽含熱情與蓬勃生命力的珍饈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