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昆山有中小學家長反映,9月25日學校發放給孩子的餐食中,出現面包發霉的情況。9月27日晚,當地已成立調查組介入調查。有關部門對相關學生進行健康觀察。9月28日,媒體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出現發霉情況的為黃油蛋糕,經初步調查,因部分批次加工環節冷卻時間不到位導致。相關部門已對配送和生產企業立案調查,暫停配送企業相關服務,責令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并已對相關批次蛋糕回收封存和采樣送檢。當地衛健部門暫未接到因食用該批次可疑食物所導致的病例報告。
在食品安全這件天大的事上,校園食品安全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一方面,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如果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另一方面,校園供餐不僅體量巨大,而且經營形式多樣、責任主體多元,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為害一方。因此,校園小餐桌往往考驗著管理大智慧。
就此次事件來看,在發現蛋糕發霉后,涉事學校第一時間停止餐食供應,當地教育局及時介入調查,并立即給出初步結果,涉事企業迅速被立案調查。顯而易見,涉事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反應很迅速,處置也很得當。不過,此次發現涉及發霉蛋糕的共有7所學校,可以說覆蓋范圍很大,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后果很嚴重。這不得不讓人對此次事件感到遺憾:蛋糕從生產加工到運輸流通,再到最終發到學生手里,其間要經過多道流程和眾人之手,如果前面的環節能切實肩負起責任,發霉蛋糕何至于一路暢通無阻進入孩子手中?
據報道,此事發生后,配送服務商的工作人員倍感委屈,其表示“我們不是面包生產商,之前(對)生產商是挑選過的。”但據媒體報道,涉事生產商曾因生產經營國家禁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等行為,在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多次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由此很容易使人產生疑問,一家有諸多“黑歷史”的企業,何以能接到校園供餐這樣的大單?當地有關部門和配送服務商,在選擇供餐企業的時候,到底遵循什么樣的標準,又是否按規定履行了相關程序?關系到孩子的切身利益,這些問題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解釋。
食品安全無小事,校園食品安全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容不得任何差錯和閃失。反思此次事件,不能僅止于事后追責,更應該以此來探索如何防患于未然——在選擇校園供餐企業的時候,公開透明的招標程序是必須的,在此過程中,不妨對有“黑歷史”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校園餐食可以外包,但管理責任不能外放,無論如何,不能任由劣跡企業瞞天過海,另起爐灶潛入校園。